東方財富證券分倉佣金面臨大幅下滑壓力,孟傑能否力挽狂瀾?

據多方媒體報道,興業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孟傑已於8月12日正式加盟東方財富證券,出任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所長一職。

根據公開資料,孟傑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擁有學士和碩士學位。自2011年加入興業證券以來,一直專注於建築裝飾、建材、輕工製造等領域的研究,並逐步成長爲行業內的知名分析師。在興業證券工作期間,孟傑不僅擔任建築建材行業首席分析師、研究所副所長,還兼任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基礎建設研究中心總經理。而此次跳槽東方財富證券,是他從業13年以來,首次跳槽。

孟傑曾多次斬獲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殊榮,包括2016年第二名、2015年第五名,以及2012年團隊第五名的成績。這些榮譽無疑彰顯了他在行業內的專業實力和影響力。然而,光環之下,孟傑的投資建議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根據Wind數據,孟傑目前跟蹤的15只標的中,僅有隧道股份在近一年內實現正收益,收益率爲12.51%。而其他多隻推票標的,如中國海誠、中國交建、中鋼國際等,近一年收益率均跌破-20%。更有甚者,中國中鐵和鴻路鋼構的跌幅分別高達30.24%和51.38%。這一系列數據不禁讓人質疑:作爲"明星分析師",孟傑的研究成果是否真正爲投資者創造了價值?

從Wind的分析師投資評級組合表現來看,孟傑的長期業績同樣難言樂觀。其年化回報率僅爲0.1%,遠低於中信建築指數5.83%的年化回報。今年以來,孟傑分析師投資評級組合跌幅爲9.75%,也超過了中信建築行業6.35%的跌幅。這種持續的跑輸表現,無疑對其個人聲譽構成挑戰。

興業證券平均薪酬斷崖式下滑

Wind數據顯示,孟傑原東家興業證券的基金分倉佣金收入近年來有所下滑。從2021年的8.36億元降至2023年的5.45億元。行業排名略有波動,但整體仍維持在前列,2021年至2023年分別位列第7、第11和第9名。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終端以及中證協從業人員公示系統的數據,興業證券從業人員數量由年初的8608人下降到了8071,整整減少了537人。但分析師數量反而從155位增加到183位。這一反向增長趨勢似乎表明,即便在行業逆境中,興業證券仍然重視研究業務的發展。

但是,興業證券近三年的人均薪酬呈斷崖式下滑。從2021年的64.73萬元驟降至2023年的35.68萬元,降幅高達45%。如此顯著的薪酬縮水,無疑會對員工士氣和人才留存產生負面影響,這或許也是孟傑選擇離職的重要原因之一。

佣金新規下,東方財富證券分倉佣金面臨巨大洗牌壓力

相比興業證券的綜合實力,孟傑此番跳槽的目的地——東方財富證券,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業務特徵。作爲一家以零售客戶爲主的券商,東方財富證券的收入結構相對單一,主要依賴經紀業務和利息淨收入(尤其是融資融券利息收入),2023年,這兩項業務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高達51.62%和22.39%。

不過,近年來東方財富證券正着力發展自營業務,其在總營收中的佔比已從2019年的7.04%攀升至2023年的23%。這種業務結構的轉變,或許正是其大舉招攬研究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起機構之家注意的是,東方財富證券的研究實力與其分倉佣金收入之間存在巨大反差。根據Choice終端數據,2021年、2022年、2023年末東方財富證券的分析師數量分別爲9人、13人、14人。但同期的分倉佣金收入卻高達3.94億元、4.28億元和3.44億元,行業排名分別爲第23、15和19名。也就是說,東方財富證券僅僅憑藉不到15名分析師,竟連續三年在分倉佣金收入方面躋身行業前20強。

這種人員規模與業績表現的巨大反差,在與同行對比時更爲凸顯。以2023年爲例,東吳證券、民生證券、光大證券、華創證券等排名相近的券商,分倉佣金收入分別爲3.77億元、3.66億元、3.42億元、3.37億元,與東方財富證券3.44億元的分倉佣金收入相當,但分析師數量均在80人左右。不禁讓人疑惑:東方財富證券是如何以如此少的分析師團隊,創造出如此多的分倉佣金收入?

一個值得探討的可能性是,東方財富證券的分倉佣金收入中可能存在相當比例源自非研究所業務的"灰色地帶"。在佣金新規實施之前,券商研究所可以通過爲基金公司提供專家諮詢、金融終端和數據庫等服務,換取分倉佣金收入,即所謂的"軟傭"。此外,"交易量置換基金銷售規模返傭"的操作也曾廣泛存在。這種做法實質上是券商與基金銷售機構之間的一種抽屜協議,將代銷基金的規模與交易佣金掛鉤。具體而言,基金公司承諾爲券商提供一定倍數的交易量,作爲券商代銷其基金產品的回報。

長期以來,機構投資者支付的交易佣金費率遠高於散戶。根據基金業協會發布的《關於通報2022年市場平均股票交易佣金費率的通知》,2022年市場平均股票交易佣金費率爲萬分之2.62。然而,機構的交易佣金通常高達萬分之八,在《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實施之後也在萬分之五左右(被動股票型基金除外),仍然是平均交易佣金2倍。

這種差異的存在並非無因。理論上,機構投資者支付較高佣金是爲了換取券商提供的高質量投研服務,從而有望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這種模式本應是一種良性互動:券商通過提供優質研究來獲取高額佣金,而機構投資者則藉助這些研究來提升投資業績,投資者則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

然而,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理想。部分交易佣金被挪作他用,如用於換取基金銷售渠道等與投資決策關係不大的資源,或用於採購本應由基金公司自行承擔的金融終端等設備。這種做法不僅背離了佣金支付的初衷,更與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相悖,實質上成爲了基金投資者的一項隱形管理費。

隨着7月1日《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的正式實施,監管部門對銷售佣金支付的限制將更加嚴格,軟傭、"交易量置換基金銷售規模返傭"被明確禁止。東方財富證券的分倉佣金收入在新規下還能剩下幾何?這或許也是東方財富證券急於提升研究實力、引進高端人才的重要推動力。

本文源自:機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