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I Osmo Nano迷你相機開箱!日本獨旅解放雙手 3招拍法漫步街頭、看煙火、做吃播
聯合新聞網《科技玩家》這次開箱並帶着DJI Osmo Nano前進日本大阪萬博、東京獨旅遊玩,感受到解放雙手的方便性、主相機和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還能各自拆開使用,並玩出不同玩法一次看。(攝影/張明哲)
DJI在無人機及相機品牌不斷推陳出新,除了網紅必備的DJI Osmo Pocket 3外,後續還推出Osmo 360,上(9)月底更推出穿戴相機Osmo Nano,把它稱作姆指相機、口袋相機也不爲過,聯合新聞網《科技玩家》這次開箱並帶着DJI Osmo Nano前進日本大阪萬博、東京獨旅遊玩,感受到解放雙手的方便性、也有玩出不同玩法帶你一次看。
聯合新聞網《科技玩家》這次開箱並帶着DJI Osmo Nano前進日本大阪萬博、東京獨旅遊玩,感受到解放雙手的方便性、主相機和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還能各自拆開使用,並玩出不同玩法一次看。(攝影/張明哲)
聯合新聞網《科技玩家》這次開箱並帶着DJI Osmo Nano前進日本大阪萬博、東京獨旅遊玩,感受到解放雙手的方便性、主相機和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還能各自拆開使用,並玩出不同玩法一次看。(攝影/張明哲)
《科技玩家》開箱DJI Osmo Nano標準套裝版本,內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磁力帽夾、磁力掛繩、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傳輸線、說明書等。另外建議還可以額外添購保護鏡、磁吸頭帶、雙向快拆摺疊轉接件等配件。
《科技玩家》開箱DJI Osmo Nano標準套裝版本,內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磁力帽夾、磁力掛繩、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傳輸線、說明書等。(攝影/張明哲)
有了DJI Osmo Nano,可再額外添購保護鏡(見圖)、磁吸頭帶、雙向快拆摺疊轉接件等配件。(攝影/張明哲)
有了DJI Osmo Nano,可再額外添購保護鏡、磁吸頭帶(見圖)、雙向快拆摺疊轉接件等配件。(攝影/張明哲)
有了DJI Osmo Nano,可再額外添購保護鏡、磁吸頭帶、雙向快拆摺疊轉接件(見圖)等配件。(攝影/張明哲)
DJI Osmo Nano可搭配磁吸頭帶進行第一人稱拍攝。(攝影/張明哲、《科技玩家》)
DJI Osmo Nano有裝保護殼和沒裝保護殼之差異。(攝影/張明哲)
主相機+影像傳輸模組重量僅124克
DJI Osmo Nano擁有全新1/1.3英寸感測器,提供4K 60fps和143°超大廣角,也支援4K 120fps慢動作,這對現在運動相機、口袋相機等類似裝置已是「基本要求」,DJI Osmo Nano爲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集合了大小剛好的1.96吋OLED觸控螢幕、SD卡槽、電池位置、磁吸功能。
DJI Osmo Nano最大特色在於可將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裝上或分開使用,也能正向或反向磁吸,滿足自拍或是一般拍攝等需求,加上主相機重量僅52克、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72克,只帶它們出門真的超輕鬆。(攝影/張明哲)
DJI Osmo Nano主相機外觀。(攝影/張明哲)
DJI Osmo Nano最大特色在於可將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裝上使用,也能正向或反向磁吸,滿足自拍或是一般拍攝等需求,加上主相機重量僅52克、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72克,只帶它們出門真的超輕鬆。
DJI Osmo Nano最大特色在於可將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裝上或分開使用,也能正向或反向磁吸,滿足自拍或是一般拍攝等需求,加上主相機重量僅52克、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72克,只帶它們出門真的超輕鬆。(攝影/張明哲)
DJI Osmo Nano最大特色在於可將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裝上或分開使用,也能正向或反向磁吸,滿足自拍或是一般拍攝等需求,加上主相機重量僅52克、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72克,只帶它們出門真的超輕鬆。(攝影/張明哲)
內建儲存空間 事後再導出SD卡
還有一個讓我驚豔之處,在於這次日本行自己笨到忘記帶microSD記憶卡(?,不過DJI Osmo Nano內建64GB或128GB儲存空間,這次的標準版本有128GB,也必須要透過內建儲存空間拍攝完後,再導出至SD卡,這過程雖然有點繁瑣,但暫時讓我忘帶記憶卡之緊張的心解除了。
麥克風相容DJI Mic 2、DJI Mic 3
另外DJI Osmo Nano快拆系列也相容Osmo Action系列、麥克風透過DJI OsmoAudio技術,也相容DJI Mic 2和DJI Mic 3無線麥克風,全家餐搭好搭滿。
掛脖子磁吸 解放雙手第一人稱拍攝
也因爲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因此這次實測去日本、大阪街頭,除了手持自拍外,可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後磁力更強,可掛在脖子上或是將磁力掛繩放在衣服內,外頭吸附主相機,以第1人稱視角拍攝眼前景象;也能搭配磁力掛繩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解放雙手自拍或錄有趣影片。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若遇到一般牆壁時,可搭配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隨意調整鏡頭,實現各種拍攝角度,不過需注意相較於磁力掛繩,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吸力就比較沒那麼強,還是需要隨時注意它是否快掉落。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使用DJI Osmo Nano前記得下載DJI Mimo APP進行啓動產品及簡易設定相關細節。DJI Osmo Nano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各有1顆按鈕,在操作上相當簡單,不像Osmo 360在螢幕下方還有其他按鍵可操作,隨後就可以直接按下機器按鈕進行拍照或錄影,或是長按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的按鍵開關機。
DJI Osmo Nano連結DJI Mimo APP,可進行啓動產品及簡易設定等細節。(攝影/張明哲)
可調拍照參數 廣角或標準角度
把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開機後,觸控螢幕可以上下左右滑動進行不同操作,拍照、視頻(影片)、超級夜景、慢動作、靜止延時等,最常使用的是拍照及影片功能,像是切換至視頻功能後,可在螢幕右邊設定拍照參數及麥克風,甚至可切換至Pro模式設定曝光度、色彩、白平衡、增穩場景(日常/運動)、美顏等,在攝影上幾乎沒什麼問題。
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的觸控螢幕可上下左右滑動切換至拍照、視頻(影片)、超級夜景、慢動作、靜止延時等模式。如切換至視頻功能後,可在螢幕右邊設定拍照參數,並有Pro模式可選擇,另外畫面呈現不管是影片或拍照,也可以調整廣角模式和標準模式。(攝影/張明哲)
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的觸控螢幕可上下左右滑動切換至拍照、視頻(影片)、超級夜景、慢動作、靜止延時等模式。如切換至視頻功能後,可在螢幕右邊設定拍照參數,並有Pro模式可選擇,另外畫面呈現不管是影片或拍照,也可以調整廣角模式和標準模式。(攝影/張明哲)
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的觸控螢幕可上下左右滑動切換至拍照、視頻(影片)、超級夜景、慢動作、靜止延時等模式。如切換至視頻功能後,可在螢幕右邊設定拍照參數,並有Pro模式可選擇,另外畫面呈現不管是影片或拍照,也可以調整廣角模式和標準模式。(攝影/張明哲)
除此之外,在預覽畫面由最下方往上滑動,可以進入分辨率模式,可以調整1080p至4K畫質、畫面比例4:3至16:9、螢幕更新率等,不管是拍照或影片功能,右上角STD可以選擇廣角角度或標準角度,非常方便。
語音控制拍照+錄影
不過也因前面提到,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按鈕只剩1顆情況下,起初操作的學習曲線需要熟悉一些,像是切換模式可以透過螢幕設定外、也能快速按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的按鍵2下、甚至直接開啓語音控制的聲控功能,說出「開始錄像」、「停止錄像」、「拍張照片」、「關閉相機」進行操作,不過希望未來可以自訂聲控文字部分(這是不是強人所難XD)。
實測1:磁吸燈杆聲控自拍
實測手持喊出「拍張照片」,約過1秒後就會進行拍照,在廣角設定下確實可以融入更多街景範圍;也能將DJI Osmo Nano吸附在有磁吸作用的路燈燈杆,解放雙手一樣喊出「拍張照片」(有點害羞),設定0.5秒至10秒的「倒計時(倒數計時)」,該設定可以用拍照鍵/聲控操作,成像和表情都自然。
聯合新聞網《科技玩家》這次開箱並帶着DJI Osmo Nano前進日本大阪萬博、東京獨旅遊玩,感受到解放雙手的方便性、主相機和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還能各自拆開使用,並玩出不同玩法一次看。(攝影/張明哲)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實測2:第一人稱萬博看煙火
這次錄影部分實測設定成4K 60FPS、16:9格式,透過磁力掛繩吸附DJI Osmo Nano主相機,拍出第一人稱走在日本大阪萬博現場、除了感受人潮萬頭鑽動外,夜晚的煙火秀也是一大看點,未開啓超級夜景模式,純用「視頻」模式也能清楚重現煙火秀的震撼感,加上有防手震功能,解放雙手走動時,影片也不會有莫名晃動情況,相當滿意。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實測3:澀谷十字街頭多角度拍攝
透過DJI Osmo Nano繼續捕捉日本東京街景,包含新宿、澀谷知名十字路口,利用掛脖第一視角、手持拍攝自己,讓影片元素更爲豐富。
實測4:變吃播頻道-AFURI新宿吃拉麪
這次也實測到臺灣人最愛吃的AFURI新宿分店品嚐柚子鹽拉麪,剛好吧檯前的光滑牆壁可以使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配上DJI Osmo Nano,不需要腳架就能拍「吃播」過程,這一點讀者也可以來玩玩看。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實測5:磁吸燈杆做「不經意散步感」影片
另外也在東京各街頭做了有趣的事!實測將DJI Osmo Nano搭配磁吸更強的磁力掛繩吸附在鐵製燈杆,玩出「不經意散步感」影片,實際效果也是非常不錯。
DJI Osmo Nano的主相機、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都有磁吸功能,實測去日本街頭,搭配磁力掛繩或磁力帽夾,可掛在脖子上或吸附在路邊的鐵製杆子、消防箱,或是用雙向磁力球頭組件,可讓相機安裝在玻璃、瓷磚等光滑表面,解放雙手自拍或錄影使用。(攝影/張明哲)
實測6:漫步東京街頭
一樣利用透過磁力掛繩吸附DJI Osmo Nano主相機,邊走邊用第一人稱捕捉在東京的視角,影片並後製混搭日系配色,當下既可以享受東瀛風情,事後也能把影片留存起來。
整體來說,DJI Osmo Nano在使用上非常滿意,雖然這次帶了腳架,但幾乎沒使用到它,獨旅部分相當適合使用,只要透過路邊燈杆、甚至是施工過程架起來的圍欄,只要是鐵製的都會有磁力可以吸附。加上內建儲存空間,可以直接拍攝照片或影片,之後再轉至microSD卡即可。
續航力最高達200分鐘
而DJI Osmo Nano主相機續航時間最高可達90分鐘,搭配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可達200分鐘,不過似乎也犧牲一些多功能影像傳輸模組,若想要方便性的口袋相機,DJI Osmo Nano絕對是一個選擇!DJI Osmo Nano標準套裝128GB版本定價1萬190元、Osmo磁力頭帶690元、Osmo Nano雙向磁力球頭組件810元、Osmo Nano玻璃鏡頭保護蓋4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