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I Osmo 360開箱!「Boost Video」模式穩定光源、比拚Insta360
▲DJI進軍全景相機的第一款產品—OSMO 360
在全景相機市場幾乎由Insta360佔據多年發展優勢之後,DJI日前也以其累積技術加入此市場競爭,其首款全景相機Osmo 360從規格上顯然就是直接與Insta360推出的X系列機種對標,不僅同樣標榜能拍攝8K 50fps 10-bit Log錄影畫質,更進一步提升低光環境下的表現,凸顯其積極搶進全景市場的決心。
首款全景相機就直接對標Insta360諸多設計
由於Osmo 360上市也已經有一段時間,因此筆者僅簡單回顧其硬體規格,包含採用全新客製化設計的1/1.1吋正方形感光元件,讓相機能更有效利用感光元件面積紀錄影像,使其能最高錄製8K 50fps 10-bit D-LogM格式影像,同時也能對應更寬廣的動態範圍與更高光線容納度,並且讓夜間錄影的細節保留與雜訊控制表現也更穩定。
▲全新客製化設計的1/1.1吋正方形感光元件,讓相機能更有效利用感光元件面積紀錄影像
DJI也針對360度全景影片打造全新「Boost Video」模式,可在單鏡模式下錄製4K 120fps超廣角影片 (170度視角),提供如GoPro一般的運動攝錄效果,同時也支援「HorizonSteady」水平校正與RockSteady數位防震技術,在白天或穩定光源下,則可讓拍攝畫面流暢自然、無違和縫合。
跟Insta360的全景相機採窄長機身設計不同,Osmo 360有着較寬、較矮身形,但是重量相對更清,並且內建105GB儲存容量及micro SD記憶卡擴充,對拍攝使用需求相當便利,同時機身也同樣支援防水,因此簡單地在水下進行拍攝也不是問題,但如果要用於潛水等更深入水下的活動紀錄時,建議還是搭配專用潛水殼。
▲相較佈局全景相機市場許久的Insta360採用設計,DJI OSMO 360在操作介面上採用橫向螢幕與較寬身形設計,使用體驗自然會有明顯不同,而DJI的設計有不少其實還是爲了銜接自家既有產品使用邏輯
至於Osmo 360目前僅能分開紀錄單鏡頭拍攝的平面影像,或是以前後鏡頭紀錄全景影像,不像Insta360 X5可以透過額外處理晶片支持,讓使用者能在單次拍攝過程中同時紀錄全景影片,以及由前鏡頭或後鏡頭拍攝的平面影像,方便使用者簡化拍攝素材流程。
戶外場景拍攝:
室內場景拍攝:
室內場景拍攝:
銜接DJI產品生態、沿用現有全景相機配件及拍攝手法
Osmo 360的電池與Osmo Action 4 Pro / 5 Pro通用,因此如果本身同時也使用DJI此類運動相機的話,可共用電池的設計整體上還是相當方便。至於單顆電池電量支援最高120分鐘內錄製8K 30fps影片,若使用外接延伸電池棒則可將錄製時間擴展至180分鐘,而相機本身也支援以USB-C外接電源進行持續錄影。
而Osmo 360支援DJI Mic 2 / Mic Mini雙聲道錄音,但也能透過藍牙連接市售耳機,整體上除了銜接DJI自身產品生態,同時也增加一些使用便利性與選擇彈性。如果使用者還擁有DJI空拍機、運動相機,其拍攝素材甚至可以透過D-Log規格統一調色,讓後期剪輯調整會變得更方便。
另一方面,因爲先前有Insta360長時間建立全景相機使用生態,因此Osmo 360幾乎可直接銜接市場諸多針對全景相機打造的配件 (主要是以標準四分之一螺紋固定使用),而許多使用Insta360全景相機的拍攝手法、小技巧,同樣也能用於Osmo 360,因此對使用者來說會減少許多學習使用時間。
▲OSMO 360可與部分Action系列相機配件,或是透過標準1/4螺孔使用市場既有支架配件,例如可夾在揹包上的快拆支架
Osmo 360可以改善部分
不過,Osmo 360使用上還是有些不足之處,例如全景相機比較容易發生因碰撞導致魚眼鏡頭碎裂、刮傷的問題,目前僅能透過付費,或是事前購買DJI Care出保維修,但基本上都需要花時間等待。這部份,Insta360則是從X5之後開始導入可自行拆卸前後魚眼鏡頭,並且透過額外銷售的更換套件進行維修,或許DJI也可以考慮採用相似或類似方式,讓使用者也能自行拆換損壞的魚眼鏡頭。
▲OSMO 360並未像Insta360開始採用可行拆換魚眼鏡頭設計,因此依然仰賴DJI Care後續出保
至於另一個也能視爲是缺點的橫向螢幕設計,雖然在拍攝過程可以很方便檢視畫面,甚至使用單鏡頭拍攝也能當作運動相機般檢視畫面是否出鏡,但其上下較窄、左右較寬的螢幕設計,在要滑動檢視全景影像畫面時,其實容易卡手或誤觸。反觀Insta360長期採用直立顯示螢幕的設計,在單手操作時候就相當方便,同時細長機身也相對容易隨身攜帶使用。
▲在操作時,不少人應該會因爲上下窄畫的螢幕設計造成誤觸,或是有卡手的情況
至於可能會讓使用者較嫌棄的部分,則是DJI針對Osmo 360提供剪輯軟體,目前還沒有加入太多自動化處理功能,尤其在處理全景影片內容時,往往需要頻繁手動調整影片呈現視角、縮放位置,對一般非專業使用者來說,其實有是相當繁瑣、複雜的操作感受。
而在Insta360的作法,目前已經加入以AI協助識別影片內容,並且自動快速剪輯影片內容,讓使用者能在短時間內輸出可在社羣平臺分享影片,甚至能快速套用各類吸引目光的模版與特效內容,藉此強化全景影片可看性。
▲目前DJI Mimo App已經加入可編輯全景影片功能,但目前相對還是隻有基本簡單編輯功能,例如可透過手機轉動,或是以手指觸控方式調整全景影片實際輸出爲平面影片時的畫面呈現內容,甚至也能透過自動識別主題、藉由模版套用方式快速輸出影片,但相比在全景相機市場佈局已久的Insta360還是有明顯差異,甚至模版數量也還不算多
套用模版快速輸出:
小結
雖然跟已有長時間在全景相機市場發展的Insta360比較,DJI首款全景相機Osmo 360仍有不少可以改進之處,但以其推出的第一款全景相機實際使用體驗表現來看,其實已經相當吸引人,或許接下來持續透過軟體更新,或是在下一代產品加入更多調整,將能使DJI更進一步挑戰Insta360的全景相機霸主地位。
不過,Insta360方面自然也不會停下腳步,除了日前趕在DJI正式公佈Osmo 360之前釋出新版韌體升級,不僅提升其全景相機拍攝畫質規格,更讓電池使用效率提升,讓整體拍攝時間能進一步延長,預期在下一款全景相機也會加入更多功能,同時Insta360也開始推出自有麥克風產品,甚至在日前正式佈局空拍機市場,將全景相機與空拍機結合,創造全新使用體驗與拍攝效果,預期也會在產品生態完整性上與DJI抗衡。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