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泰豐以人為本成就品牌 北榮院長陳威明:照顧好員工成為醫界鼎泰豐
臺北榮總大師講堂今邀請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右4)演講,主題是「以人爲本」。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左3)說,鼎泰豐是餐飲界的臺積電,他也希望北榮能成爲醫界的臺積電、醫界的鼎泰豐。記者沈能元/攝影
臺灣「鼎泰豐」小籠包享譽全球。臺北榮總大師講堂今邀請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演講,主題是「以人爲本」,其經營管理、以人爲本的理念令人敬佩。楊紀華演講時謙虛地說,「我只會做包子、炒飯及服務客人。」其實,鼎泰豐在企業形象、食安把關等更是用心,甚至是醬油、醋等細節都十分關注,讓客人都能吃到美味的食物。
今天演講中,楊紀華在企業形象上,十分用心,他透露,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下午時間需要睡午覺,因此,他希望同仁中午也可以睡一下,下午、晚上纔有好的精神接續工作,因此,在餐廳設有休息室供員工中午休息。而制服也都是乾乾淨淨的,他認爲,「衣服是有壽命的」,時間到了就應該更新,換上新的制服,提供客人好的形象。
10多年前到香港出差,受半島酒店啓發,楊紀華要求門市的桌椅需直線對齊。某次搭乘新航,他被空服員之間點頭微笑的文化感動,也把同事之間以禮相帶的精神引入鼎泰豐,包子出餐、傳菜時,組員們都互相點頭。
楊紀華擔心中央廚房在青菜清洗時,可能留下鐵絲等金屬物,特地於前年在廚房設置X光機,確保食品安全,在小菜製作方面,以往是早上做好後,一直賣到下午6、7點,但期間會滋生微生物,原本有同仁建議添加合法的二氧化氯,但他堅持產品必須是天然的,現在是上午及下午2點各製作一批。
楊紀華說,像是店內的地瓜葉也深受客人喜歡,主要是提供最嫩的給客人,但其良率僅有4成,而全公司有12位品管人員會到中央廚房及各店巡視,讓客人都能吃到美味的食物。
爲了消費者的健康,鼎泰豐2013年開始,炒飯減鹽14%、青菜減鹽10%,酸辣湯的醬油減了14%,而餐點中的醬油、醋是不可少的,鼎泰豐最早開店時,醬油是一個很老的醬油工廠製作,其衛生標準及環境,現在都已不適合,甚至有次到一家知名的醬油工廠,他看到一桶50公斤的塑膠桶裝着醬油,他問工廠的人這個醬油提供哪裡用,對方說那桶醬油80塊錢,是專門提供夜市的調和醬油。
因此,2015年開始,楊紀華將使用多年、製作環境不夠好的醬油換掉,委託了味王打造出一樣的味道。2016年則委託公賣局特製米醋。
楊紀華說,臺北榮總在陳威明院長的帶領下,8000位醫護人員視病猶親,真的令人感動,鼎泰豐也是由全臺2000位同仁提供好的食物、好的服務,深受顧客喜歡,常聽到朋友說,爸爸、媽媽在北榮住院,而買鼎泰豐給爸爸、媽媽吃,尤其是天母店可能約有一成的客源是來自北榮。
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詢問今天參與大師講堂的聽衆,現場有沒有人「沒去過」鼎泰豐的請舉手,結果沒有任何一個人舉手,感謝鼎泰豐給予國人、全世界的人這麼好的食物,不論是18折的小籠包、炒飯、酸辣湯等,而鼎泰豐的「經營管理」、「以人爲本」的理念更令人敬佩,鼎泰豐更將56%的營收用在員工薪資,相較臺北榮總約40%多,仍有段差距。
但北榮在公立醫院中,醫事人員的薪資算是幸福的,陳威明說,將會持續努力,並會追隨鼎泰豐照顧同仁的精神,尤其是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對品質要求完美、近乎苛求,在鼎泰豐不論是師傅、服務人員,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笑容,真的是臺灣之光。
陳威明說,北榮會追隨鼎泰豐照顧同仁的精神,在目前醫護人力短缺的環境下,將員工照顧好,維持好的醫療品質,獲得病人的信任,「鼎泰豐是餐飲界的臺積電,我也希望北榮能成爲醫界的臺積電、醫界的鼎泰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