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期刊論文疑現髒話,讓誰感到害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張泰來

近日,一則“頂級期刊正文驚現國罵”的消息引發關注。一篇刊發在國際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上的論文,竟然出現了liujiamingshidaXX (劉某某是大XX)的表述。而劉某某就是這篇論文的第二作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21級碩士研究生,論文的第一作者武某則是劉某某的導師。

真是活久見。帶有辱罵意味的表述出現在學術論文中。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如此明顯的錯誤,編輯竟然沒有及時發現,而刊發論文的期刊居然還是業界的頂刊。這也太匪夷所思了,頂刊就這水平?這樣的錯誤都能出現,審覈何在?頂刊到底“頂”在哪?

此事雖然看似只是作者之間的個人矛盾,但影響很壞,且關乎學術公平,已經不能等閒視之。目前,刊發論文的期刊方表態跟進調查,相關部門及高校也應當及時迴應輿論關切,針對此事展開調查。

這句疑似髒話的非正常表述到底是誰寫在論文裡的?在正文里加上如此突兀的一句用意何在?其中是否涉及不當署名或者其他的學術不端?根據報道,論文刊發於去年年初,而劉某某於當年9月進入國內某頂尖學府讀博,兩者是否存在某種關聯?公衆關於此事的這些問號,都需要相關部門用詳實的調查一一拉直,並根據調查結果,對相關責任人予以應有處理。這是應對輿論的正確姿態,也是維護公平公正學術環境的必然要求。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學校和科研院所的學術評價體系似乎存在着某種“唯洋是舉”的價值取向。

部分學校和院所將在國際期刊發文當作考覈和評優評先的重要指標,一篇論文只要是在國際期刊上刊發,就身價倍增,論文的內容和質量反倒被忽視了。以至於,有人把在國際期刊發論文當作升學和晉升的捷徑,也由此催生出一批單純以牟利爲目的的國際水刊。今年3月,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就曾發文,將5本國際期刊定性爲“論文工廠”。

對於某些對國際期刊抱有執念的單位而言,此次事件不失爲一次提醒。評價一篇論文的好壞還是應當看論文的內容及其對學術研究的貢獻,而不是隻看發文期刊的級別。不是所有發表在國際期刊的論文都是好論文,即便是所謂的國際頂刊,不也同樣出現低級錯誤了嗎?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