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髮以爲換洗髮精就會好?醫揭5大錯誤迷思:最慘頭皮損傷
▲皮膚科醫學會提醒,異常掉髮請儘早就醫,錯誤治療恐釀頭皮永久損傷,示意圖。(圖/視覺中國)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落髮問題擾人,還可能因爲外觀受損衝擊到心理健康,然而民衆在處理上卻有不少錯誤觀念,臺灣皮膚科醫學會今(1)日公佈5大迷思,包含「壓力引起掉髮會自然好轉」或者「換洗髮精就會改善」等,通通不正確。醫師示警,落髮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現象,採取不正確處置或者延誤治療,恐怕會造成不可逆的頭皮傷害。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今日舉辦「世界落髮日」記者會破解常見民衆落髮五大迷思,例如「年紀大了掉髮是正常的」,實際上可能是病理性落髮、也有人認爲「換洗髮精就會改善」,其實診斷纔是關鍵、至於「壓力引起的掉髮會自然恢復」也是錯的,不是每一種狀況都會自然好轉,還有人認爲「植髮就能一次搞定」,其實還要確認頭皮狀況是否合適、最後是「補品能長髮」,這也不完全正確。
北榮皮膚部主任陳志強表示,落髮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種可能由多種原因造成的現象,包括免疫異常、荷爾蒙失調、感染、慢性發炎或藥物副作用等,絕非單靠洗髮精或補品可以解決。
陳志強舉例,圓形禿俗稱鬼剃頭,許多人以爲是壓力造成,其實是免疫疾病。就曾有一名年輕女性因突發性落髮,自行服用補品與舒壓產品,數月未改善,最後就醫才知道是「圓禿合併甲狀腺功能異常」,接受免疫與內分泌治療後才逐漸改善。
而且一些情況植髮反而會惡化,陳志強說,一名中年男性患有「扁平苔癬性禿髮」,這屬於慢性發炎造成的疤痕性落髮。因未經診斷直接接受植髮手術,導致毛囊無法存活且術後疤痕擴大,最終需回皮膚科接受抗發炎治療控制病情。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強調,有些患者誤以爲植髮是萬靈丹,但其實並非每一種落髮都適合植髮。若頭皮仍處於發炎期或屬於疤痕性落髮,貿然植髮反而會導致毛囊無法存活、術後失敗甚至頭皮惡化,因此,建議民衆選擇由皮膚科或具毛髮專業訓練的皮膚外科醫師進行評估與手術,不僅能提高植髮手術的成功率,也能在術前排除其他不宜植髮的疾病,大幅提升安全性與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