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到34Kg巨無霸土魠 漁民因1理由留着自己吃
七美釣獲34.1公斤「霸王級」土魠,魚身輪切後比人臉還大。(七美安龍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七美釣獲34.1公斤「霸王級」土魠,因爲已過了價錢最好的黃金期,漁民乾脆不賣,留着自家享用。(七美安龍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漁民不只要看天吃飯,有時更要看時機。在澎湖有「白金」之稱的土魠魚,越大尾越肥美,價格也越高。不過,七美有一漁民日前出海,雖然釣獲一尾34.1公斤的「霸王級」土魠,且輪切後的土魠魚塊都比人臉還大,但因早過了春節前價格最高的黃金期,且年後就開始抱卵變瘦,價格對砍,漁民最後乾脆留下自家吃。
由於土魠魚價格是看體型決定,重量越重,單公斤價格就越高,市價更是以魚只公斤數爲百元單位再加百元價格爲常價,像7公斤的土魠每公斤賣上800元。因此這種重達34.1公斤的土魠,每公斤市價等於3000元起跳,在2022年底,馬公漁市場就出現一尾34.7公斤的巨無霸土魠,最後被以近10萬元標走,後來同業加碼15萬元要購買。
只是,迴游的土魠魚在農曆年前,沿着洋流抵達澎湖海域覓食,此時纔是肉質最爲肥美的季節,魚身接近橢圓形,加上又爲年節前夕,當時價格纔是最高。但農曆年後,由於土魠魚抱卵,體型就會偏瘦油脂減少,影響到價格滑落,甚至腰斬,纔有攤商指出,「土魠魚在年前是金,年後是土」。
也因此,七美釣獲這尾34.1公斤巨無霸土魠,漁民最後乾脆不售出,犒賞自家留着食用,也吸引聞訊親友前來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