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國中教師AI素養分數最低 教學應用偏保守
調查顯示,國中教師自評的AI素養分數,顯著低於國小、高中教師。示意圖/路透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公佈一項調查顯示,國中教師自評的AI素養分數,顯著低於國小、高中教師,可能與升學壓力較大、應用AI教學的作爲較保守有關。
黃昆輝基金會透過網路問卷,在8月27日到10月10日間調查了3605份有效樣本,今天發佈「教師的AI素養民意調查」結果。
這項調查以量尺分數(1到4分)來評量受訪者在各個項目的表現,民調小組委員馮清皇指出,教師在基礎應用的得分較高,但在AI教學法、AI專業發展等表現較差,可見「知」與「行」之間存在不小差距。
馮清皇提到,其中國中教師各項自評分數普遍低於國小、高中;而較資深的老師,自評分數也較低。可能是國中升學壓力較大,應用AI於教學的作爲較爲保守。
今天應邀評論的臺中教育大學校長郭伯臣分析,高中有普通高中、技術型高中,技高中有工科,接受AI應用的能力較高;國小則是壓力較小,教學普遍較生動、活潑、有趣,教師對AI的接受度也較高。
郭伯臣認爲不用悲觀,臺灣的AI教育一直表現不錯。不過他提到,日本已經達到「1生1機」,把電子載具當文具用,臺灣許多學校仍是3個學生共用一臺,還有進步空間。
郭伯臣建議,政府應研擬教師AI素養架構,作爲職前和在職培育的目標;教育部應帶頭示範研發並提供教育AI工具給全國師生。他建議學校和縣市建立AI教師社羣,促進共學和創意。
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新加坡已將AI納入課程,美國也把AI融入各科教學中,臺灣教育一直表現不錯,不能在這一波浪潮中落後,政府應該要有遠見、爭取時間,否則機會一失,可能就會跟不上世界的腳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