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醫藥板塊受券商調研青睞,下半年投資聚焦哪些熱點?

2025年正步入年中,機構調研動向漸明。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5月26日,券商今年已密集調研超過2000家上市公司,其中5月調研超過700家。

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等行業受到機構青睞。從5月券商調研動向來看,被調研的電子行業上市公司超過90家,機械設備超過80家,醫藥生物超過60家。

展望後市,券商普遍認爲中國資產迎來價值重估窗口期,下半年在政策紅利以及產業升級動能的驅動下,紅利板塊、內需消費和科技賽道成爲券商關注的熱點。

電子、醫藥受券商調研青睞

從機構調研動向來看,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是進入2025年以來券商高頻調研的行業。Wind數據顯示,目前今年已調研的2000多家上市公司分佈在26個行業,有超過三成的公司集中在上述三個行業。

其中,電子行業的熱度最高。僅從5月券商調研情況來看,就有超過90家公司成爲券商調研對象,主要集中在電子元件、集成電路以及半導體材料與設備等細分行業。

以券商扎堆調研的安集科技(688019.SH)爲例,該公司主營關鍵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5月以來共被調研2次,參與調研的券商共有56家。此外,還有深南電路(002916.SZ)、聞泰科技(600745.SH)等多家電子行業的上市公司被超過20家券商調研。

同時,醫藥生物行業今年也備受券商調研的青睞。Wind數據顯示,從年初至今,接受券商調研的醫藥生物行業公司數量與電子行業相差無幾,均超過230家。5月以來,券商調研了超60家醫藥生物行業的上市公司。其中,華東醫藥(000963.SZ)、新里程(002219.SZ)等多家公司接受了超過30家券商調研。

此外,近期有色金屬、國防軍工等行業的上市公司調研熱度亦有所攀升,5月以來接受券商調研的公司均有20家左右。從調研內容來看,券商主要關注近段時間國際形勢變化及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對行業內公司主營業務的影響程度。

從券商一季度重倉股來看,券商主要看好低估值防禦板塊和高成長賽道。Wind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券商增持以及新進持有的上市公司超過130家,主要集中在基礎化工、交通運輸、電力設備等板塊,電子、有色金屬、醫藥生物等亦多有佈局。

券商下半年看好哪些行業?

臨近年中,面對全球宏觀環境變化,資本市場的投資邏輯也悄然生變,近期多家券商密集召開或預告2025年中期策略會,探討下半年行業配置策略,紅利板塊、內需消費和科技賽道成爲機構關注的熱點。

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宏觀首席分析師段超在中期策略會上表示,2025年中國宏觀經濟敘事已發生變化,希望投資者保持積極態度。大類資產重估將有望從科技創新的結構性突破、內需提振與宏觀尾部風險解除、以及告別“里根大循環”與美元信用減弱帶來的人民幣資產重估三條路徑上展開。

開源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韋冀星表示,在時代的大變局當中,要重視投資範式的三個變化:估值模型革命,DDM框架中“地緣風險溢價”的嵌入;內需激活,從“刺激消費”到“資產負債表修復”;戰略資產配置,軍工與黃金的“新避險邏輯”。

從投資策略來看,韋冀星認爲應關注地緣風險溢價下行品種和國內確定性和預期差兩個方向,行業配置方面,他建議關注“內循環”內需消費、科技成長自主可控+軍工、成本改善驅動、出海結構性機會以及穩定型紅利、黃金、優化的高股息等板塊。

在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看來,2025年下半年,資本市場有望呈現“股債雙牛”的走勢。策略方面,以紅利爲本,以科技突圍。紅利相關板塊可能受益於公募新規下機構的配置方向調整,科技板塊也有望出現一定的超額收益。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啓堯認爲,下半年可重點關注三個方面的投資機會。在科技方面,以AI產業鏈爲抓手,關注應用創新與自主可控;在內需方面,關注具備盈利修復基礎和政策加持的服務消費以及高成長新消費領域的Alpha機會;同時,以類債紅利作底倉,應對潛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