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周邊》勤誠強化全球製造韌性 擬德州達拉斯廠辦合一

勤誠第二季合併營收爲新臺幣54.4億元,年增50.9%;營業毛利爲新臺幣16.3億元、毛利率29.9%;營業利益爲新臺幣12.4億元、營利率22.9%;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爲新臺幣11.4億元、淨利率15.2%,每股稅後盈餘(EPS)6.87元。

以產品組合來看,第二季伺服器機殼產品佔整體營收比重99%,勤誠透過系統整合商與通路商出貨,其中,超過60%營收的終端客戶是大型資料中心。若以出貨區域區分,美國市場佔比46%,中國市場佔比21%,歐洲地區佔比3%,其它地區則佔30%。

勤誠董事會已通過前往美國德州設立購置土地與廠房,加上馬來西亞量產廠、美國NCT廠區同步建置中,勤誠展現積極因應地緣風險、強化全球製造韌性的決心。

勤誠第二季及上半年營運隨着AI應用持續擴展,終端客戶建置需求穩健成長,主要專案出貨進度優於預期,新專案開發也積極推進。搭配公司今年新切入的機櫃業務,整體營運呈現穩健向上態勢,營收與獲利均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進入第三季,勤誠受惠終端客戶多元需求持續升溫。勤誠近期主要終端客戶陸續發佈財報與展望,對伺服器建置需求將持續擴大,勤誠將持續深化與上下游供應鏈的合作,強化機構整合能力,進一步鞏固核心競爭力。

面對全球政經環境劇烈變化,勤誠加快推動全球製造在地化佈局。陳亞男談到董事會通過美國德州購置土地與廠房,表示勤誠目前雖未受到對等關稅的直接影響,但仍需觀望川普政府的政策態度,因此全球製造佈局策略必須推進。她說,現有在加州的小型打樣廠可能9月開始運作,已在思考如何能做到量產,未來在達拉斯購置土地與建築物,會朝向廠辦合一建置。

陳亞男說,勤誠在美國設廠不單純只是因爲川普政策,畢竟勤誠主要客戶在美國,且德州也有臺廠供應鏈,因此赴美投資現有其必要,同時,勤誠也希望在新破碎時代,不只是製造在地化,營運、供應鏈、研發也能朝在地化佈局。她也說,正在進一步思考如何做到分流,也就是設置雙總部、雙營運部的必要性,希望是客戶在哪裡、勤誠就在哪裡,以保持營運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