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霸位、清潔引擔憂、存安全隱患 共享按摩椅還會香多久

隨着《哪吒之魔童鬧海》的票房持續走高,佔據最佳觀影位置的共享按摩椅意外走紅,甚至有共享按摩椅公司開啓上市之路。然而,消費者對共享按摩椅的體驗感受卻呈兩極分化,有人“爽到不想走”,有人卻直呼是花錢買“刑具”,在社交媒體、投訴平臺上,“智商稅”“花錢買罪受”等爭議話題不斷髮酵。

觀影區裝按摩椅引爭議

現如今,不少電影院採用階梯定價的方式,觀影體驗最好的中間區域被稱爲“黃金觀影區”,票價最高。《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購票平臺看到,一些電影院只標註了黃金觀影區,並沒有對共享按摩座進行標註。不少消費者反映,高價購買了黃金觀影區的票,才發現那些位置安裝的都是共享按摩椅。

北京消費者劉先生告訴記者,爲了獲得好的觀影體驗,他購買了黃金觀影區的位置,到了影院才發現黃金觀影區全部都是共享按摩椅。“剛開始,按摩椅自動啓動,有幾分鐘的試體驗,但結束時,按摩球並沒有歸位,凸出的位置剛好頂住我的脖子,害得我全程都只能保持前傾的姿勢看電影。”劉先生說。

消費者張女士也深有體會。“線上買票選座位時,根本不知道自己買的座位是共享按摩椅。看電影的時候,我沒有任何操作,按摩椅就突然啓動了,嚇了我一大跳。”張女士認爲,電影院座椅應該柔軟舒服,共享按摩椅的按摩球卻硌得腰疼,自己花了更多的錢卻得到了更差的觀影體驗。

記者發現,在社交平臺上,網友對於共享按摩座椅褒貶不一。在一項“電影院按摩椅爲啥招人煩”的投票中,1058名網友參與投票,有51人認爲“覺得挺好,邊看電影邊按摩”,但整體趨於負面。有網友表示,按摩回家後脊椎疼痛,甚至被按淤青。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吳韜表示,消費者享有知情權,商家應盡到告知的義務,還要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消費者在作出消費決策之前應該知曉購買的區域是否爲共享按摩椅,按摩設備可能影響座椅使用的舒適性,如果選擇使用可能還會產生額外的費用,消費者知曉後可以選擇不買黃金座位或者換其他的影院觀影”。

作爲購票平臺,貓眼曾表示,加裝按摩椅墊屬於影院自身的商業運營行爲,不需要與售票平臺同步。按摩椅區域如果要在貓眼的購票頁面呈現,需要影院自己操作,平臺無法替影院操作。目前,平臺對按摩椅區域的標註方式是按價格分區,在選座界面進行標註,或者影院在影廳介紹部分自行編輯。

安全衛生問題不容忽視

由於共享按摩椅高度依賴渠道的鋪設,在公共服務空間不乏存在“霸座”現象,其衛生狀況差、維護滯後等問題成爲影響口碑與體驗的一大原因。

在社交平臺,關於共享按摩椅座椅表面污漬明顯,甚至有食物殘渣和異味的反饋比比皆是。“本想在共享按摩椅上放鬆一下,結果躺下後發現頭枕上有頭髮,扶手上黏糊糊的。”北京消費者李女士說。

除了衛生問題之外,安全問題也帶來隱憂。2023年8月,重慶火車西站一名女乘客的長髮被捲進共享按摩椅,整個人動彈不得,在衆人幫助下才得以脫困。該事件引發公衆對共享按摩椅安全問題的關注。

“按摩時間越長,價格折扣力度越大。”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爲了獲取較大的價格折扣,她選擇了最長時間的45分鐘套餐,然後看到續費有折扣便又續了35分鐘的套餐。“當時只是覺得按摩的力道很大,按摩完回家後才逐漸感覺到背部、腰部等多個部位不適。”該消費者認爲,共享按摩椅的經營者未對合理按摩時間等進行專業提示,讓消費者的體驗感大打折扣。

“在使用按摩椅之前,消費者需認真閱讀按摩椅上的健康提示,再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科學使用,存在一些風險因素的人羣不適宜使用按摩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骨科推拿科主治醫師陰祖新表示,老年人由於椎間盤水分減少,椎間隙變窄,脊柱周圍的韌帶處於鬆弛狀態,盲目使用按摩設備會導致脊柱生物力學改變,甚至有可能出現小關節紊亂、腰椎間盤突出等情況,加重身體不適。一些老年人面臨骨質疏鬆的問題,按摩力度大了,容易引發骨折。

陰祖新表示,相對於年輕人,老年人的末梢神經敏感度降低,對於疼痛的敏感度和識別能力也變低,可能老人覺得不疼,但其實力道很大,已經造成了損傷。老年人如果使用按摩椅,建議調至較低檔位。老年人應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慎重使用按摩椅,同時最好身邊有人陪同,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意外。

行業擴張背後面臨挑戰

近日,作爲共享按摩行業龍頭,共享按摩椅樂摩吧品牌的運營主體福建樂摩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招股書顯示,樂摩吧在商場、影院鋪設了50多萬臺智能按摩椅,2024年前3個季度經調整淨利潤突破1億元。

樂摩吧“躺賺”的生意讓這一行業重歸大衆視線。共享按摩椅鋪設的渠道場景集中在電影院候場、商場休憩、高鐵站等待等頂級流量入口,目的就是瞄準用戶“被迫空閒”的碎片化時間,將按摩服務嵌入剛需場景。

據《2024—2029年中國按摩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分析,2025年中國按摩足療行業市場規模或將達到7000億元。2023年樂摩吧市佔率37.3%,穩居榜首。雖然大衆對緩解疲勞、放鬆身心的保健需求日益強烈,但似乎對於公共空間的共享按摩椅“意興闌珊”。

業內人士認爲,共享按摩椅企業有場景依賴風險,目前的渠道過度集中於電影院、商場、交通樞紐,若流量紅利消退,增長或遇瓶頸。據瞭解,多地高鐵站已經開始清理“按摩椅霸權”。中國鐵路早在2023年就已發文,針對高鐵站按摩椅問題,要求多功能候車座椅(按摩座椅)數量不得超過全部候車座椅的20%。

艾媒諮詢CEO張毅表示,公用按摩椅屬於“錦上添花”的非必要選擇,家用零售需求也較弱。市場剛性需求不足將是行業面臨的重大挑戰。業內人士認爲,共享經濟進入下半場,如何保持競爭力,或要先解決飽受詬病的痛點。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