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業面臨增長挑戰 5G-A驅動運營商從“流量經營”轉向“體驗經營”

6月18日至20日,是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以下簡稱2025MWC上海)時間,本屆大會以“匯聚·連接·創造”爲主題。三大運營商、華爲等產業鏈企業紛紛出席活動,並帶來新產品、新應用。其中,5G仍然是焦點話題,而人工智能的英文縮寫“AI”則隨處可見。

當前,5G商用已經6年,在網絡覆蓋、終端、用戶規模等方面發展迅速,電信市場已經進入相當穩定的發展週期,整個業界面臨共同的增長難題。從長期發展看,傳統單一的流量計費模式越來越難以支撐持續高速增長,運營商需要進一步激發5G潛能,爲不同用網場景下的用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

而5G-A(增強5G)藉助3CC(頻段聚合)和毫米波通信技術,下行峰值速率可達5Gbps以上,甚至突破10Gbps(約爲5G的10倍),上行速率也能達到1Gbps或更高。這種超高速、低時延的特性,爲高清視頻直播、移動辦公乃至未來更復雜的應用場景提供了強大的網絡支撐能力。從參會廠商公佈的消息來看,通信領域的發展重點也正圍繞着5G-A展開。

作爲全球最大的5G市場,中國正率先進入5G-A時代。從覆蓋範圍來看,中國三大運營商已在國內30多個省份部署5G-A網絡。具體而言,中國移動5G-A商用城市已超330個,計劃今年投入98億元繼續推進5G-A商用;中國聯通計劃聚焦39座重點城市主城區全面啓動5G-A業務,並在其他300餘座城市的重點場景推廣;中國電信則計劃今年進一步擴大5G-A基站規模,覆蓋超過150座重點城市。

放眼全球,5G-A發展勢頭強勁。目前已有中國三大運營商、泰國“AIS”、阿聯酋“Du”、科威特“Zain”等十多家運營商進行了規模部署,其中8家發佈了商用套餐。同時,還有60家運營商宣佈了商用計劃,其中超過30家已完成技術驗證。

大會期間,華爲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演講中重點分享瞭如何從用戶需求的變化入手,找到增長機會的路徑。他特別就兩個具有潛力的高價值羣體分析道:“2024年全球騎手達7000萬人,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6億人,佔到全球工作人口的5%。同時,他們也是電信運營商的高價值用戶,其MoU(平均每用戶每月通話時長)是普通用戶的4倍,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是普通用戶的1.6倍;另一羣體是直播從業者,2022年全球職業主播約1000萬人,預計道2030年將達1.3億人,他們的DoU是普通用戶的5倍,ARPU值是普通用戶的4倍。”

徐直軍認爲,滿足這些新興羣體(如騎手、主播、電競玩家)、新終端(如智能眼鏡、智能潮玩)以及新用戶行爲(如高鐵辦公、地鐵刷劇、場館直播)的需求,雖然對運營商的產品和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也正是驅動未來增長的關鍵路徑。

5G-A加速商用的同時,AI也將爲通信產業帶來新空間。例如:在工業領域,中國華能集團與中國移動、華爲合作,採用5G-A 3CC技術對礦區16個基站進行升級,逐步實現無人駕駛行車線路、採掘區、排土區和換電區的網絡覆蓋,爲無人駕駛礦卡的高清視頻回傳和雲端調度提供了網絡支撐,從而讓超百輛礦用無人駕駛卡車24小時不間斷生產。

在物流行業,5G-A的廣域覆蓋與AI路徑規劃的結合被認爲是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比如在智慧物流領域,藉助5G-A網絡,無人機配送能實現更高效的路徑規劃和實時感知,從而顯著提升配送時效並降低運營成本。

可以看到,5G-A的增強能力正使網絡從輔助性角色轉變爲生產核心環節的關鍵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