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臺訪問開啓拍攝靈感《新來的小朋友》 印尼裔男孩臺灣爆紅
Zane自小生長在臺灣,並在雙重文化中長大。(海鵬提供)
連續獲選今年桃園電影節、世界民族電影節等觀摩放映的紀錄電影《新來的小朋友》,是印尼裔臺灣籍導演陳聖元繼《逆者》後第2部紀錄長片,有趣的是,該片與一般描述新住民議題的電影不同,不僅選材陽光,片中主角10歲的印尼裔臺灣男孩Zane更是活力萌發,讓人印象深刻。
《新來的小朋友》劇情描述自小在臺灣成長的Zane,習慣說國語,當母親Ela要他第1次用印尼語上電臺接受訪問時,除讓他感到緊張,更對自身的血緣與成長地文化的差異感到好奇,促使他開始對自己的「身分認同」有着更積極的探索,也成爲《新來的小朋友》的拍攝靈感。
Zane上電臺的照片,登上世界民族電影節的海報主視覺。(海鵬提供)
電影從Zane的成長視角,看見臺灣新住民的生活,以及兩地文化的差異,片中Zane童言童語直率地說「臺灣上公廁不用付錢」,讓人聞之捧腹,且Zane上電臺接受訪問的照片,更登上世界民族電影節的海報主視覺,海報鋪天蓋地貼滿臺灣捷運、機關、社區及學校,也讓Zane瞬間爆紅於印尼鄉親聚落,成爲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