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面關停,無錫監管平臺保障預付費15天到賬
近日,無錫市民尤女士收到一筆4800元的特殊到賬,這是她從“跑路”的培訓機構處追回的預付費。去年年底,尤女士孩子所在的培訓機構閉店,但很多人預付的費用未得到退還。由於該機構曾接入無錫市江南公證處的預付費監管平臺,有22名家長通過平臺在線提出退款申請,經15天左右拿到了剩餘培訓費,共計87139.72元。
預付消費模式廣泛存在於教育培訓、美容健身、餐飲旅遊等行業,預付費無法退還的情況時常發生。通過預付費監管平臺,無錫市把培訓機構等主體預收的費用納入監管,消費者預付的資金不再直接進入培訓機構賬戶,而是先存入公證處的提存賬戶,交易電子合同、培訓有關視頻等信息也會在公證處區塊鏈上存證。如果發生糾紛,交易方可申請當地仲裁委介入快速解決。目前,無錫共有750餘家培訓機構接入預付費資金監管服務平臺,累計受監管金額超3000萬元。
“此類糾紛事前預防效果好於事後救濟。”無錫市江南公證處主任吳志波說,在這種支付模式下,公證處在確認培訓機構履行合同義務後,纔會將相應資金轉入培訓機構賬戶,最大程度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如果家長中途不想上課,或是培訓機構“跑路”,平臺都能直接爲消費者退費。“提存是公證法規定的一種資金監管法律工具,可以有效保障交易安全。我們將不斷拓展服務領域,爲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預付資金安全保障。”無錫市司法局公證和司法鑑定管理處處長高敏說。(倪方方 張永明 沈忱)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