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補貼已成「龐氏騙局」 臺電員工號召勞動節包圍經濟部
臺電員工號召勞動節包圍經濟部,他們已無法再忍受高層爲了配合政客一直粉飾太平,缺電的代價,包括緊急維護電廠、機組、修復電網,都是基層的臺電員工在流血流汗,甚至冒生命危險。(圖/楊家法提供)
明天(5月1日)是勞動節,一場名爲「草綠T行動」的示威活動號召臺電員工上街,這是一場針對民進黨電力政策的抗議遊行。主辦人表示,政府口口聲聲說不缺電,但不缺電是白天不缺電,晚上可吃緊的,但官員不會告訴你。
資料顯示,這三年挹注增資及撥補臺電的金額已超過三千億;然而經濟部對外說法是臺電這三年共虧損4200億,但如果把挹注及撥補還有資產重估這些美化手法去掉,這三年臺電實質虧損超過5500億,也就是這三年平均一分鐘至賠32萬,簡直「睜眼賠錢,閉眼也賠錢!」
活動發起人、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接受《中時新聞網》專訪,他說今年的5月17日,核三廠的2號機將依法關閉,這將是臺灣供電能力的巨大危機,也是臺電公司財政的又一重擊。楊家法說:「雖然經濟部與臺電口口聲聲說電力尚可夠用,但我們看到的現象充滿矛盾,或至少呈現出來的就是電力異常吃緊。比如4月22日,當天大林5號機被發現並聯發電,就是當天的電力實在不夠,只能動用這座最老的緊急備用機組。」
經濟部能源署對此曾表示,考量氣溫偏高,加上21日晚間興達3號機故障,爲促進供電系統穩定,因此決定啓動大林5號緊急備用燃氣機組,屬正常穩定供電調度;另針對極端氣候頻繁、水情變化劇烈,自2023年起,在法規條件許可下,將尚未拆除的除役機組規劃轉爲緊急備用電力設施。
截錄自環保署的說明,楊家法認爲這就是環保署爲臺電的開後門,以避免臺電遭到開罰。(圖/楊家法提供)
楊家法說:「氣溫偏高?4/22大約就28~32度吧? 這個溫度算極端氣候?就要開啓緊急備用機組? 」
32度當然不成立,那我們來看看法規:
「環保署的解釋函說要有『預估備轉容量6%以下』耶!臺電那幾天的官網呈現的備轉容量是多少?14~22%!」楊家法說。
他繼續說:「另外,興達電廠3、4號燃煤機組的角色也有點問題,這2座燃煤機組已逼近40年都準備除役,而目前都是沒有操作許可證的情況(臺電把它轉爲備用機組 , 備用機組這個名稱我過去從來沒有聽過,過去只有緊急備用機組,也就是6%橘燈才能開的緊急備用機組。大家都在批評這種老舊燃煤機組是空染元兇,結果現在它們卻不能除役,這不就再次證明缺電了嗎?」
低碳力網站的臺灣電力分析,2024年臺灣的低碳電力只有16.8%,碳排係數高達544.93公克二氧化碳/度,國際排名160,表現相當的差。(圖/低碳力網站)
更嚴重的問題是政府的態度。當政府被產業界、民間團體,或是在野黨質疑臺灣缺電困境時,他們總愛說:「爲了永續環保、國際形象、臺灣電力供應,我們必須投資太陽能與風力」。然而他們不知道(或者不在乎)這些再生能源不但對臺灣的發電沒有什麼幫助,反而造成巨大的負擔」這裡所說的負擔,不但是電力系統上的問題,還是財政上的麻煩。
楊家法拿出數據表示,從2016年起,臺灣大幅度的投資可再生能源,到了2024年,裝置容量已增至15.8吉瓦(GW),相當於總髮電量的12%,然而臺灣的發電品質卻沒有因此變得環保。根據《低碳力網站》的統計,臺灣在2024年的排碳係數,竟是世界第160名,是非常糟糕的成績!而且這是嚴重的退步,以前臺灣沒有那麼多光電與風電,碳排係數表現反而更好,原因就在於臺灣排除核電,而核電一直都是最主要的的零碳排電力,但是臺灣新增的可再生電力,不能彌補失去核電的缺口,結果就是「愈努力投資綠電,反而愈不環保」。
過於投資綠電的第二個壞處是缺電,楊家法的圖卡顯示,綠電有間歇性問題,說成白話就是受天候與時間影響,而發電的波動,使得電網需要更多輔助電力,這都增加了成本。
楊家法表示:「綠電裝置容量大增,但綠電在夜尖峰供不上電,你家的電費正在爲政客錯誤埋單!」
他說:「綠電新貴一個個吃的飽飽,因爲他們拿到的是臺電的『保證收購』,所以綠電不管發電發多少,臺電都必須吃下。」
然而,過多的再生能源涌入電網,會超過該地區系統容量上限,而臺電依合約可以切斷綠電來保護系統,但只要臺電這樣依合約切開一次,這些『綠友友』發現要是會真的依合約來做,這樣會造成他們綠友友損失,於是他們會透過各種方法施壓要求臺電再花更多錢來改善。」他透露「真的,我聽過中南部某超高壓變電所因此花了50億來改善,根本就是幫綠友友在鋪路。」
「經濟部要臺電再拿5600億出來強化電網,如果仔細去看,裡頭有好多好多項目都是針對錄電佔比過高的問題,爲此要穩定電網,我自己估算現在風光佔比每增加1%,臺電得多花250億強化電網!賺錢是他們在賺,風險是我們一般用戶在擔,電費沒有少繳!」
經濟部口口聲聲說綠電非臺電賠錢主因,但不敢告訴大家,光是今年買綠電至少得花1450億,明年還會用更多錢買,這根本就是一直在失血,且傷口沒有小過。(花1450億買一度4.78元的光電及6.6元的風電,背後代表的就是臺電的大失血)楊家法表示:「上個月臺電董事長曾文生說:『臺電是物價的消波塊』,這句話很有道理,但是臺電說的與做的卻是背道而馳。」
「如果臺電要做好物價消波塊的角色,那應該要努力讓臺電去賺錢,也就是拿便宜、高效、穩定、成本低的發電方式,來多賺點盈餘,再用這些盈餘去彌補其他的支出或是虧損。臺電最能賺錢的就是核電廠,結果一個一個被關停,到5月17日將完全停止,臺電也就完全沒有賺錢的工具,這又怎麼當物價消波塊呢?」
楊家法表示,他將在5月1日的活動,就是以消波塊爲主題,當天會推出許多消波塊,要大家正視現行的電力政策有多錯誤。最後他的口號是:「當風力光電不穩造成電網重傷,憑什麼要全民承擔改造費用?錯誤政策導致電網崩潰,後果是全民買單,根本是能源版的龐氏騙局!」
他呼籲5/1勞動節早上10點,臺電員工一起包圍經濟部,拒絕用納稅錢填無底洞,要求公開電網脆弱化真相!
勞動節的活動文章,許多基層臺電員工已在響應。(圖/草綠T行動)
【殘酷數字:】
• 臺電累積負債已破2.6兆可蓋5條高鐵
• 每年光利息支出321億=13座大安森林公園面積鋪滿百元鈔
321億如果換成千元鈔,可堆疊成4.6座臺北101的高度
• 風光每增1%佔比,電網穩定成本暴增25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