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脂牛奶比全脂健康?哈佛教授曝挑選關鍵

市面上的牛奶分爲全脂、低脂、脫脂3種。(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早期研究指出,乳脂中的飽和脂肪攝取過多會提高心臟病與壞膽固醇的風險,促使市場出現低脂或無脂產品,但哈佛教授威列特指出,牛奶、優格與起司對心血管疾病風險影響有限,乳製品對健康的影響取決於與其他搭配的食物或替代品,強調控制攝取量、選擇發酵乳製品,以及以植物油或植物蛋白爲主,纔是維持心血管健康的關鍵。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1960年代美國研究發現,乳脂約2/3爲飽和脂肪,攝取過多會增加心臟病與壞膽固醇風險,市場因此推出低脂或脫脂乳製品,以精緻穀物或糖取代脂肪,但這種替代可能抵銷降膽固醇效果。

報導指出,哈佛大學教授威列特(Walter Willett)表示,近期大型回顧研則指出,無論全脂或低脂,牛奶、優格和起司的攝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差異不大,挑戰了美國數十年的低脂乳製品指南。

威列特說,乳製品對心血管的影響取決於與什麼食物比較,研究顯示,乳製品風險不比精緻澱粉、含糖飲料或紅肉更高;若以堅果或大豆替代乳製品,心血管疾病與死亡風險會下降;反之用紅肉替代則風險上升,因此乳製品本身影響有限,關鍵在於替代選擇。

對於飲食建議,威列特建議將重點放在不飽和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與橄欖油,長期下來比乳脂更有益;若選擇乳製品,發酵類產品如優格與起司較佳,每天攝取1份全脂乳製品對心血管疾病影響不大,重點在於控制總攝取量,若偏好低脂乳製品,也要注意替代熱量來源;蛋白質攝取應以植物來源爲主,如堅果、大豆及豆類,低糖豆漿則是健康替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