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加風揚 極端暴潮重創七股

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七股,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6日颱風侵襲當晚測得沿岸暴潮水位接近1公尺,呼籲政府要警惕並亟需強化沿海防災體系,降低類似災害重演風險。(民衆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七股,其中又以西寮裡幾乎滅村,災情最爲慘重。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表示,6日颱風侵襲當晚,測得沿岸暴潮水位接近1公尺,罕見極端暴潮引發海水倒灌。極端氣候下,學者示警,未來仍可能發生,政府要警惕並亟需強化沿海防災體系,降低類似災害重演風險。

根據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協助水利署進行的觀測與分析顯示,丹娜絲颱風襲臺當晚,臺南沿海地區測得近1公尺暴潮水位,屬於200年重現期等級的極端事件,打破當地歷史觀測紀錄。

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主任董東璟指出,丹娜絲自嘉義布袋登陸,七股位於布袋以南約20公里,剛好位於颱風眼外圍「眼牆區域」,是颱風結構中風速最強部分,現場觀測紀錄顯示,當時風力達16級以上極強向岸風,加上臺風行進路徑促使風勢垂直吹向岸邊,產生劇烈風揚效應。

他說,初步估算丹娜絲風揚效應造成0.6公尺水位上升,剩餘暴潮則來自颱風中心低氣壓系統引起氣壓潮,2項效應疊加使得沿岸暴潮水位接近1公尺。首當其衝的西寮裡除遭受強烈風災破壞,還面臨嚴重海岸溢淹災害,重創當地。

董東璟提到,七股、將軍曾於2013年天兔颱風時,測得0.67米大浪,但此次測得近1米,是歷來罕見暴潮水位。他說,一般颱風雖也可能引發風揚,但強度未必明顯,主要是丹娜絲颱風路徑和結構使得風揚效應特別強烈。但他也說,慶幸的是,此次極端暴潮發生在6日晚間10點前後,並非最高潮位時間,否則災害規模恐更嚴重。

成大近海水文中心呼籲,這次西寮裡慘重災情證明,以前不會發生的災害,未來可能頻繁發生,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臺灣沿海地區必須超前部署,進行科學化風險評估與社區防災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