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氣應對衝擊!關稅訛詐唬不住 陸官媒:反制美是正確但困難的決定

▲大陸官媒今早發聲,有十足底氣迎戰衝擊,痛批美國加徵關稅違反WTO的核心規則。(圖/CFP)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針對中國6日宣佈對美國加徵34%關稅,美國總統川普昨7日在其社羣平臺發文反擊,指稱中國大陸若8日不撤銷34%新增關稅,美國將再加徵50%關稅。中國各大官媒今(8)日也發出社評反擊美國,《環球時報》社評標題指出「關稅訛詐唬不住中國」,《人民日報》鐘聲則指出,「施壓和威脅絕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齊聲譴責美國加徵關稅違反WTO的核心規則,用高關稅欺凌最不發達國家,同時強調中國率先對美錯誤做法予以堅決反制,同時呼籲中國大門隨時敞開「誰來與我們合作都歡迎。」以此向世界各國呼籲齊心合作,抵抗美國濫施關稅的手段。

《環球時報》今8日一早發出社評抨擊,內文指出,美國政府以所謂「對等」爲名,宣佈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加徵關稅,在國際社會激起公憤。中國政府關於反對美國濫施關稅的立場指出,美方將關稅作爲實施極限施壓、謀取私利的武器。

社評指出,此前中方宣佈一系列反制行動,國際社會已經清晰看到中國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決心和意志。「關稅訛詐嚇不倒中國,更動搖不了正義。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壓和威脅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社評稱,中國採取堅決反制的立場,根本原因在於美方加徵關稅的理由完全不成立。「美方以『應對不公平的外國貿易行爲』爲藉口,對全球貿易伙伴實施高額關稅,實則是大行保護主義和單邊霸凌,是披着『經濟手段』外衣的政治訛詐。這種做法公然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核心規則。」

社評也表示,「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回望歷史,中國在積貧積弱的年代都能挺直脊樑,今天更絕不會向霸權妥協。相比2017年美國政府挑起對華貿易戰,今天有更強的抗壓能力,積累了更豐富的鬥爭經驗,也爲應對衝擊做好了各種準備。包括產業體系與技術自主性顯著提升、內需市場與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多邊合作與貿易伙伴多元發展,這些都讓中國在風險面前更有底氣。正如美國彭博社所稱,中國「很大程度上已可抵禦貿易行爲帶來的衝擊」。

社評指出,更關鍵的是,中國站在道義和歷史正確的一邊。美國此次加徵關稅的對象涵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連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國家」也未能倖免。有評論稱,高額關稅將對經濟結構單一、出口依賴度高的脆弱國家造成毀滅性打擊。中國率先對美錯誤做法予以堅決反制,不僅是捍衛自身利益,也是對公正、自由的世界貿易體系的積極維護。

社評進一步稱,中美兩國貿易量巨大,美國的高關稅短期內不可避免會對中國經濟造成衝擊,中國最終作出「困難但正確」的決定,這種底氣不僅來自中國的經濟實力,也來自世界各國普遍參與經濟全球化並從中受益的事實,來自中美之間經貿合作基礎的深度和廣度。

社評舉例,在美方宣佈「對等關稅」後,美國最大製造業基地加州州長加文·紐森隨即表示,「加州不是華盛頓」,並指示加州政府與其國際貿易伙伴建立新的戰略關係。由此可見,以產業鏈分工和各國互利共贏爲基礎的全球化貿易體系有其蓬勃的生命力,這是任何缺乏現實邏輯的政治決定都無法撼動的。

社評強調,沒有人能阻擋中國的發展,中美經貿合作是民心所向,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同時,我們也呼籲華盛頓立即停止單邊關稅措施,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解決貿易分歧。

《人民日報》鐘聲社論則指出,美方單方面挑起對華貿易戰,不是一年兩年了,結果如何?中國外貿在壓力下展現強勁韌性,中國經濟始終保持發展和進步。反觀美國,非但沒能實現減少貿易逆差、推動製造業迴流等目標,反而使本國企業和消費者承受損失。

鐘聲進一步說,如今,美方再次揮舞關稅大棒,雖短期內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但中國應對衝擊有底氣、有信心。中國是超大規模經濟體,產業體系完備,正在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對聯合國統計分組中幾乎全部國家和地區都有進出口記錄,是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中國堅定不移加強同各方的合作共贏,不僅賦能各方發展,也增強了自身的發展韌性,完全有能力應對挑戰。

鐘聲表示,中國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在開放中不斷提升自主發展能力,並以自身發展爲世界注入確定性。「當國際上一些人產生『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否意味着捨棄開放』的疑問時,中國態度鮮明『雙循環』不是要閉關鎖國,而是當別人不給我們開門的時候,我們自己還能活下去、活得更好。我們敞開大門,誰來與我們合作都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