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波管制滿週年房價微漲 六都僅高雄跌5.8%
▲央行去年9月19日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銀行又嚴控房貸水位,成房市最大黑天鵝,上路1年以來六都成交量大跌。(圖/記者張雅雲攝)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央行去年9月19日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銀行又嚴控房貸水位,成房市最大黑天鵝。房仲根據實登以去年9月爲界統計,六都房市在金龍風暴前後1年的價量變化,顯示交易量全面萎縮,最高跌幅達6成,不過房價仍大多微幅上揚,僅高雄逆勢下跌5.8%。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5/新青安開小門、換屋人道走廊? 內行潑冷水:降價夢碎
臺灣房屋根據實登,以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的去年9月爲界,統計六都前後1年的買賣移轉價、量變化,其中,以臺中市量縮最劇烈,從1萬6520件銳減至6211件,跌幅高達62.4%;高雄市緊追在後,交易量年減61.4%,一口氣蒸發1萬3718件。臺北市、桃園市也出現交易量腰斬。
至於價格相對穩健,六都大多數均價仍微幅上揚,新北市由42.9萬元升至45.1萬元,漲幅5.1%,爲六都之冠;臺北市也從73.6萬元微漲至76.5萬元,單價漲最多,僅高雄出現價跌,從27.7萬元回落至26.1萬元,成爲六都唯一逆勢下修的區域。
▲第七波信用管制前後1年六都房市價量變化。資料來源:實價登錄、臺灣房屋。(ETtoday製表)
高雄市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分析,央行七波的房市管制措施,確實讓房市逐步恢復冷靜,上路1年來合計六都交易量已蒸發5.8萬棟,且受限貸款成數下降,景氣降溫後買家追價意願低,房價漲勢均有緩減。
不過高雄前幾年受臺積效應影響,房價已提前反映、現階段房市受政策衝擊,難獲在地、剛需買盤青睞,以致近年漲多的區域開始出現下修。
清景麟集團創辦人林聰麟指出,行政院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72條之2外,打開房貸水龍頭,接着央行也將換屋族先買後賣的緩衝期,延長至18個月,短期內預售市場來不及受惠,房市交易量難有爆發,影響層面以購屋信心爲主。
但中長期仍有利多支撐房市,包括股市仍在高點盤旋,財富效應有望推升股市資金進場房市,加上臺灣民衆超額儲蓄驚人,去年站上4兆元,今年甚至直衝5兆元,資金動能強勁,現階段央行緊縮貸款,壓抑投資客進場,有助房市長期健康發展。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5/新青安開小門、換屋人道走廊? 內行潑冷水:降價夢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