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一日遊套路多 導遊「擠對」十三陵 自費是潛規則?
跟團的遊客進入自費景點藝麓園。(取材自新京報)
中國低價一日遊之所以套路多,是因爲業者透過極低團費吸引顧客,再利用各種手法在旅途中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以獲取利潤。常見的低價一日遊套路:購物行程陷阱、假借名目增額外費用、行程偷工減料等。還有導遊還稱,自費是行業潛規則。有北京記者以遊客身分「臥底」,揭四大問題。
今年十一中秋長假期間,外地遊客江女士在距離北京圓明園較近的西苑北站公交車站附近,接到了遊商散發的北京一日遊宣傳頁,上面顯示八達嶺長城、十三陵旅遊線路包車費、門票、自助午餐等,團費才100元人民幣(約14美元)。這麼便宜的一日遊,靠譜嗎?新京報記者根據線索,對這個低價「一日遊」進行暗訪。
低價一日遊宣傳頁,號稱100元一位。(取材自新京報)
★推收費遊覽 必進購物店
跟團遊一圈,低價一日遊的部分老毛病依舊存在,比如增加自費景點、推銷收費遊覽項目、必進購物店環節、行程「丟點」與宣傳頁上承諾不符等。儘管沒有了「玉石推銷」、「大師算命」等老招數,但披上了與遊客簽訂電子版旅遊合同的合規「外衣」,遊客稍不留神就被簽訂「陰陽」合同。
更令人氣憤的是,爲了達到保證自費景點的參觀時間與推銷纜車票的目的,導遊一路「擠對」鳥巢、十三陵等著名景區,說什麼鳥巢是「只有板凳和跑道」,十三陵「就是個地名、光禿禿的地表建築」,而八達嶺則是「臺階到膝蓋,最好坐纜車」。
然而,被略過的十三陵並不像導遊介紹的這般。十三陵2003年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目前對外開放的景區包括長陵、定陵、昭陵和神路,永陵、思陵、康陵實行預約開放,都可以單獨遊覽。根本不像導遊說的「一個陵墓一個陵墓地參觀」,更不是「光禿禿的地表建築」。
參與低價一日遊的遊客在購物店購物。(取材自新京報)
昌平文旅集團董事長耿志雲表示,20世紀90年代,十三陵景區的遊客量龐大,「近年來,之所以很多導遊、旅遊團更多地選擇其他景區,而不是十三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利益,因爲其他景區有纜車、旅遊商店之類二次消費。」
耿志雲強調,十三陵並不僅僅是明皇家陵寢那麼簡單,它展現的是明朝文化,「無論是皇冠鳳冠等文物,還是現場的建築本體,都是明朝文化的重要體現。」
「北京市旅遊條例」中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公共場所散發、懸掛、塗寫、張貼一日遊產品廣告。根據相關要求,一日遊可通過投放電視廣告、網路廣告,以及自媒體與相關平臺聯合等多種方式開展營銷。一位從事旅行社業務的管理人員介紹,旅行社只可以在自己的門店擺放一日遊紙質宣傳頁、宣傳冊,或通過網站、公衆號、短視頻等平臺推介旅遊線路。值得關注的是,與記者同車的遊客中,很多都是通過遊商或者賓館前臺人員提供的一日遊宣傳單報名參團。
明十三陵是知名景點。(取材自北京旅遊網/視覺中國圖)
★宣傳涉違規 導遊稱廣告
宣傳與實際行程「兩張皮」也涉嫌違規。2023年8月,北京市文旅局公佈了修訂版「一日遊服務質量要求」,其中明確提出,向遊客提供的一日遊線路宣傳冊(頁)和線上宣傳平臺,要有主要線路、遊覽景點、遊覽時間安排、收費所包含的項目和不包含的項目、購物安排、自費項目、乘坐車輛等內容的介紹。而記者參加的旅遊團,報名時的宣傳頁,並未註明購物安排,更沒有標識自費項目。而這張宣傳頁,則被導遊輕描淡寫地說成了「廣告」。
這趟低價團的八達嶺行程感受與自費景點票價虛高,也與「一日遊服務質量要求」相去甚遠。要求明確提到,導遊不應擅自增加或減少旅遊景點,應保證景區遊覽時間符合合同約定;導遊不應擅自提價或者臨時向遊客加收費用,或強行代客購買旅遊合同約定以外的景點門票。
同時,要求還指出,旅行社應提供電話、傳真、網路平臺等多元化諮詢管道,遊客可通過現場、電話、傳真、網路平臺等方式向旅行社諮詢或預訂產品。但是記者參加的這個旅行團,電子合同顯示的旅行社,與紙質宣傳頁顯示的旅行社完全不同。
★若誤導遊客 恐罰款停業
記者曾撥打了宣傳頁上顯示的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客服電話,工作人員表示,該旅行社並沒有以宣傳頁的方式宣傳過一日遊,提醒遊客不要輕信。記者還撥打了宣傳頁上提到的北京旅遊集散中心客服電話,工作人員也表示,該集散中心沒有發放過一日遊宣傳頁,如果遊客要報名旅遊集散中心的線路,可以通過官網或者公衆號報名。
記者隨後向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舉報熱線舉報,工作人員表示,如果遊客質疑一日遊行程中的違規問題,可向執法總隊舉報,並儘量提供較爲全面的材料,包括電子合同、宣傳頁、旅遊費用支付憑據、錄音、錄像、照片等。執法人員將根據遊客舉報的內容、相關材料進行調查,旅行社、導遊人員確有違規行爲將進行查處。
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劉佳音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導遊人員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旅行社宣傳內容與實際不符,進行虛假宣傳誤導遊客的,由旅遊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
北京八達嶺長城上的遊客。(記者廖士鋒/攝影)
●低價團被詬病 常見加價、變調4大問題
八達嶺長城等景點的低價一日遊,之所以屢被詬病,不外乎四大問題:
1.電子行程 不同宣傳單
「一日遊」宣傳頁上寫着「國營」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下方還有一行紅色小字寫着「北京旅遊集散中心」、「上車簽訂旅遊協議」等。記者根據冊頁上的二維碼添加了業務員微信。業務員稱,旅遊大巴7時40分發車,第一站八達嶺長城,然後去皇家四合院吃午餐,之後去十三陵、鳥巢、水立方,團費100元。
記者日前以遊客身分抵達位於珠市口的思漫酒店,在大堂外側,一名男子稱,上旅遊大巴之前先交錢、登記,記者掃碼支付了100元,發現收款方爲個人。
記者與其他遊客聊天中瞭解到,有的遊客是在前門遊覽時被遊商塞到手中的「一日遊」宣傳單吸引,有的是在短視頻平臺上報的名,還有的在入住賓館時由前臺工作人員推薦了此次一日遊線路。遊客報名時被告知的線路,基本上都包括八達嶺長城和十三陵。
在發車前,車上劉姓女導遊提醒遊客們掃二維碼進行電子行程登記,頁面上有「閱讀合同」、「確認簽約」兩個選項。記者想先仔細閱讀完合同內容再簽約,劉導連聲說:「不用着急看內容,您先點擊確認簽約。」但是當記者完成合同簽約後,再返回查看這份合同時發現:實際線路中藏貓膩,涉嫌「陰陽」合同。
同時,合同中所列景點中少了十三陵景區,只有八達嶺長城,多出來的是龍騰九州或者藝麓園景區這兩個需要遊客費用自理的景點。
此外,合同中成人遊客旅遊費用爲300元/人,但大家的旅遊費並不一致,記者交費100元,來自安徽的一位先生帶父母參團,三個人每人80元。因此從價格上來看,記者和部分遊客屬於被業務員、旅行社以低於正常價格攬客。
2.導遊賣票 比景點還貴
除了「陰陽」合同、景點減少了十三陵,劉導在車上還告知遊客,行程中有一個自費參觀的景區,名爲「明皇宮龍虎臺行宮」。在解釋爲何增加自費項目時,劉導用了大約15分鐘時間,用時比講解天安門、正陽門等景點都長。
劉導稱,遊客們報名時業務員給的宣傳頁是廣告,是爲招攬遊客,「但是作爲成年人要理智,不能業務員說啥就信啥。大家前期交的費用叫報名費,也叫基本入團費。」她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天,意思就是之前遊客們交的費用不夠成本,所以需要再購買自費項目。劉導所說的該條線路中的自費項目正是藝麓園,也就是她號稱的「明皇宮龍虎臺行宮」,團隊價格每人100元。
爲了讓大家在車上現場交錢購買藝麓園門票,劉導說遊覽完這個景點,「每個人都能成爲半個明史學專家」。於是,車上很多遊客花錢購買了門票。
但令記者更加意外的是,當天下午5點半左右團隊抵達藝麓園時,售票處赫然寫着景區門票爲60元,而且還有學生、兒童半價門票。記者所在的旅遊團中有兩名小學生,劉導並未提到有半價門票。
3.講解變味 遊覽急匆匆
記者注意到,除了大力宣傳這個自費景點,八達嶺長城、十三陵景區、鳥巢、水立方等著名景區在劉導的講解中都變了味兒。在解釋爲何不去現場遊覽十三陵時,她竟然說:「有些人認爲十三陵是個景點,其實不對,它就是一個地名,如果我們一個陵墓一個陵墓去參觀,一個禮拜都看不完。所以今天我們以車覽的方式帶大家繞行十三陵。」
在講解八達嶺長城時,除了介紹長城的基本情況外,劉導重點突出了八達嶺長城的險峻,「臺階很高,有的到我膝蓋,要不爲什麼叫爬長城?」一番「提醒」後,大部分遊客都通過劉導購買了140元的纜車往返票。但是不少遊客之後都略微有些後悔,直接聽導遊的話買了纜車票,沒能親身感受爬長城,而且該團規定只能遊覽兩個半小時,急匆匆地,遊客根本沒有玩盡興。
4.原自助餐 卻改成水餃
宣傳頁上說好的鳥巢和水立方,在旅遊大巴車上做講解時,劉導拋出了這樣的說辭:「我覺得沒必要花錢進去看,因爲鳥巢裡面都是板凳和跑道,水立方是水上樂園,沒有參觀價值。鳥巢、水立方,哪兒最好看?夜景最好看。大家回程可以看下夜景。」
記者跟團當天,高速堵車嚴重,中午12時10分左右才抵達景區,爲了趕後面的行程以及去自費景點和購物店,遊客們匆匆忙忙遊覽,倉促排隊下山。下午4點左右,旅遊團隊才抵達午餐地點,餐食卻由宣傳頁的自助餐改成了水餃。
折騰了大半天,最想玩的八達嶺長城沒玩好、十三陵臨時改爲車覽,午餐由宣傳頁介紹的自助餐改爲水餃,行程還增加了自費項目,這引起不少遊客不滿。
當天下午5點半左右,旅行團抵達行程的最後一站藝麓園,也就是劉導口中的「明皇宮龍虎臺行宮」,但景區的入口位於一個商貿有限公司院內,是十多年前復建的新景點。
至此,除了上車前交的每人80元或者100元的報名費,大部分遊客還臨時增加了100元的藝麓園門票和八達嶺長城140元的纜車費,實際開銷爲每人320元至3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