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基數帶來19倍利潤增速,北方稀土2000億市值能否延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董鵬

8月28日,北方稀土再次大漲5%,公司總市值重返2000億元,逼近2021年9月的歷史前高。

股價的強勁表現,與公司日前披露的中期業績有關。在這份半年報中,公司營收、盈利等主要經營指標結束了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下滑,重歸增長。

其中,公司歸母淨利潤、扣非後淨利潤受到去年同期低基數,以及今年主營產品量價齊升的影響,出現了1951.52%和5644.93%的誇張增幅。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引領公司盈利增長的邏輯,下半年仍然有望得到延續。

上週,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佈《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暫行辦法》,後續行業供給端有望得到持續優化。

同時,以磁材行業爲代表的需求端受到風電、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拉動繼續保持增長,加之出口仍然有較大的恢復空間,行業供需關係改善預期明顯,而這則有望幫助行業景氣度進一步提升,從而爲北方稀土等公司帶來更多增長動力。

從機構層面給出的盈利預期來看,在北方稀土上半年實現9.3億元歸母淨利潤的基礎上,各家賣方也普遍認爲公司下半年盈利仍有一定增長空間,並將其全年盈利預期上調至24億元至30億元之間。

只是,北方稀土年初以來近165%的漲幅同樣非常可觀。

淨利潤大增19倍背後

在下游應用領域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今年稀土產品戰略價值明顯提升。

2025年4月,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佈關於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

加之受國際貿易等因素影響,國內稀土產品市場訂單、產品價格受到一定衝擊。

據海關總署數據統計,上半年國內我國稀土產品累計出口3.26萬噸,同比增加11.94%,累計出口額13.74億元,同比減少24.42%。

然而,受到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智能製造等新興產業的持續增長,以及人形機器人和低空經濟所帶來需求增量,國內需求整體保持穩定,稀土市場活躍度好於去年同期。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產品價格。北方稀土根據亞洲金屬網、百川盈孚等5家市場機構計算的市場均價顯示,今年一季度,氧化鑭、氧化鈰、氧化鐠釹等主要產品均出現小幅上漲,其中氧化鐠釹由去年末的40.5萬元/噸一度升至今年3月的44.3萬元/噸。

另據光大證券統計,上半年氧化鐠釹均價達到42.1萬元/噸,較上年同期上漲13.1%,同期氧化鈰的漲幅更是達到57.2%。

價格上漲的同時,北方稀土的銷量也有明顯提升。

“冶煉分離、稀土金屬、稀土功能材料等主要產品產銷量同比實現不同幅度增長,稀土鑭鈰產品、稀土鐠釹產品銷量分別創歷史新高。”北方稀土指出。

半年報數據顯示,當期公司稀土冶煉分離產品銷量同比增長,稀土金屬產品銷量同比增長32.33%,稀土功能材料銷量同比增長17.93%。

主營產品價、量齊升之下,北方稀土的營業收入、毛利率與利潤規模隨之增加,自此結束了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的下滑,業績拐點就此出現。

加之2024年上半年公司利潤基數不足0.5億元,公司上半年歸母淨利潤、扣非後淨利潤出現了非常誇張的增長,同比增幅達到1951.52%、5644.93%。

而就下半年來看,公司利潤規模仍然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

半年報披露後,已經有多家賣方機構上調北方稀土全年盈利預期,全年盈利預期增至24億元至31億元,下半年公司盈利有望繼續環比增長。

只是,由於2024年下半年稀土價格回暖,當期北方稀土盈利修復明顯,今年下半年公司將難以複製上半年誇張的利潤增長幅度。

如若按照上述賣方預期值估算,2025年北方稀土的利潤增速預計會保持在140%至210%,不過以上只是站在當前節點作出的合理性預期,後續如果稀土價格出現較大波動,盈利預期也會隨之作出調整。

磁材指數已超2015年高點

8月下旬,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發布《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暫行辦法》。

整體上看,《暫行辦法》繼續實行總量調控,並且明確將進口以及加工其他礦物所得的稀土礦產品的冶煉分離納入總量調控管理;年度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由年度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研究擬訂,並需報國務院批准。

同時,具體生產企業,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確定,其他組織、個人不得從事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

稀土的供給側持續得到優化的同時,需求側在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等新興產業的基礎上,下游應用進一步向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領域擴展。

“目前稀土下游磁材行業的需求量最大,增速最快,對稀土產品的需求量也最多。”北方稀土近期接受調研時指出,近幾年綠色低碳、“萬物電驅”的背景使得磁材需求量增幅在10%左右,預計2025年將保持這一趨勢。

也有多家機構認爲,未來行業將繼續維持供需緊平衡的狀態,景氣度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從而爲稀土企業後續增長帶來更多支撐。

以上較好的行業預期,疊加今年二級市場的系統性上漲,二級市場對相關公司給予了非常高的估值寬容度。

截至8月28日收盤,包含金力永磁、鉑科新材在內的磁性材料(長江)指數已經超越了2015年的牛市高點,市盈率則是升至80倍左右。

盈利大增的北方稀土也不遜色,公司最新股價也已經升至56.14元,逼近2021年9月週期高位時的60.58元(前復權),年內漲幅達到164.89%。

如果按照前述機構給出的較高盈利預期值,北方稀土今年每股收益有望達到0.87元左右,而以此計算的公司最新市盈率已經達到64.5倍。

不過,北方稀土當前盈利較2021年、2022年尚有一定距離。

即便公司下半年盈利進一步增長,並達到前述機構全年31億元的盈利預期值,公司利潤規模亦不過恢復到2021年、2022年週期高位時的5成到6成,公司業績的釋放仍然需要一些時間。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細節。Wind數據顯示,半年報發佈後,賣方對北方稀土給出的“買入”評級數量環比減少,“增持”“推薦”評級則有所增多,或預示在股價連續大漲以後,賣方認爲當前估值已相對比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