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軌衛星熱 華通、升達科受惠
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正向看待低軌衛星產業發展,供應鏈看好華通與升達科。圖/本報資料照片
華通、升達科熱門權證
Starlink低軌衛星第三季發射量維持高檔,前三季累計數年增58%,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指出,預期未來低軌衛星發射成本下降與發射量增加,且Space X將推出運載能力超過100噸的第三代星艦,亞馬遜(AWS)將展開第二代衛星羣發射計劃,正向看待產業發展,供應鏈看好華通(2313)與升達科(3491)。
法人說明,隨大型星艦Starship發射成功,發射成本下降,有助於推進下一代V3衛星,單次發射衛星顆數增加,使用頻段上升,對臺灣相關供應鏈來說,除了出貨量增加,還有規格升級,所以未來將會價量齊揚,將帶動相關供應鏈出貨動能提升。其中,PCB方面,產品設計不僅極具機密性,且生產有高信賴性要求等特性條件下,預期臺廠相對陸廠具利基,族羣中以華通爲首選;此外,頻寬增加、使用頻段上升,預期將帶動高頻通訊元件升級,臺系供應鏈可以關注升達科。
根據Space X官網統計,Starlink第三季發射數量達736顆,較前一季946顆下滑22%,然年成長102%。季減原因主要是第二季季增71%,基期墊高所致,累計前三季發射量達2,236顆,年增58%。另一低軌衛星營運商AWS的kuiper於4月重新啓動發射後,累計數量達131顆。整體來看,Starlink發射量優於預期,Kuiper進度較爲落後,然已進入穩定發射期。
法人指出,9月的All-in峰會SpaceX執行長馬斯克表示,將推出運載能力超過100噸的第三代星艦,2026年有望實現完全可重複使用。目前第二代星艦運載能力約35噸,且僅能回收助推器,新版本將可同時回收助推器和太空船。
整體來看,第三代星艦運載能力提升及回收有助發射成本降低,將推進產業發展速度。
至於AWS,Kuiper除原預計2026年於全球26個國家與市場推出服務,另將展開第二代衛星羣發射計劃,屆時衛星發射量將較原規畫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