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兩會 四川省人大代表劉洪:需加強未開放“景點”的管理和開發
本報記者 陳雪波 盧志坤 成都報道
近日,四川省兩會在成都召開。作爲旅遊大省,關於旅遊行業的建議受到高度關注。在今年四川兩會上,四川省人大代表、甘孜州政協副主席、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劉洪帶來了關於非開發景點、高原旅遊公廁等建議。近些年,劉洪通過自己出境拍攝宣傳片,來爲當地做旅遊宣傳,他一度被稱爲“網紅文旅局長”。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近年來,一些“野景點”常常引發安全事故。比如在2024年4月,有遊客在未經開發的江蘇句容伏牛山遊玩,不慎滑倒受傷,無法自行下山,最終消防員通過繩索纔將其救下山。《2023年度中國戶外探險事故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發生戶外探險事故425起,涉及人員1350人,受傷320人,死亡及失蹤182人。
推動私設“景點”向正規景區轉變
在四川省,尤其是川西地區,蘊藏着衆多景觀資源價值高、市場吸引力強的自然美景。然而,這些區域中不少景點因位於自然保護區或風景名勝區核心範圍內,受到開發建設的嚴格限制,成爲未開發、未開放的私設“景點”。儘管位置偏僻、交通及通訊條件不佳,且缺乏必要的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但這些景點仍以其獨特的自然風貌吸引着大量遊客。
部分散客自行前往探險,更有旅行社和戶外俱樂部組織徒步、穿越、露營等戶外活動,這些活動時常引發安全事故。尤其是在冬季森林草原防火期間,禁止遊客進入的措施往往會引發遊客不滿,進而造成網絡輿情。
劉洪指出,從消費羣體和市場需求的角度來看,政府部門應充分考慮遊客的實際需求,出臺相關政策,推動這些私設“景點”向正規景區轉變。他指出,這些私設“景點”周邊居民通過爲遊客提供馬幫服務、嚮導服務及經營民宿等方式獲取收入,對帶動區域旅遊發展和促進老百姓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爲此,劉洪建議,省級文化和旅遊、林草、自然資源、生態環境、體育、應急管理等部門應牽頭研究制定加強私設“景點”規範化管理的指導意見。同時,在政策層面給予支持,利用自然保護地範圍調整、規劃修編等機會,爭取將更多高品質資源納入保護利用或建設管理區,爲後續開發建設提供便利。
完善高原旅遊廁所建設運營
在今年四川兩會期間,劉洪還提出了關於完善高原旅遊廁所建設運營的建議。他指出,四川甘孜地區旅遊資源豐富,吸引了大量遊客,但旅遊廁所問題長期以來飽受詬病。
遊客們頻繁在網絡上吐槽川西旅遊廁所數量不足、衛生狀況堪憂、設施陳舊損壞、異味濃重,甚至缺乏基本的水電供應。此外,廁所分佈不合理,遊客在熱門景區及自駕路線中經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尋找廁所,這極大地影響了遊客的旅行體驗。
其實,旅遊廁所的困境不只出現在川西地區。記者瞭解到,在2024年電視劇《我的阿勒泰》帶火新疆旅遊後,很多遊客發現當地旅遊公廁不足,甚至出現了“男廁中女士比男士還多”的尷尬場面。
劉洪強調,旅遊廁所作爲旅遊基礎設施的關鍵一環,其服務質量直接關係到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的整體印象和評價。川西旅遊廁所的現狀不僅降低了遊客滿意度和重遊率,還影響了當地的旅遊口碑,對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爲了改善這一狀況,劉洪提出了具體建議。他建議由四川省發改委牽頭,聯合省文旅廳,組織專業團隊對川西旅遊廁所進行全面、科學地規劃佈局。在遊客集中區域和熱門自駕線路沿途合理增設廁所數量,確保佈局均衡。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川西高原旅遊廁所建設的資金投入,設立專項基金。
此外,還可以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和村集體經濟積極參與投資建設,按投資比例享有相應權益。省物價局應制定合理收費標準並加強監管,允許旅遊廁所適當收取運營費用,由村集體或農牧民負責運營,以保障廁所的長效運營,併爲村集體和農牧民提供家門口的就業機會,助力鄉村經濟發展。
(編輯:盧志坤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