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融資窗口開啓,銀行發行科創債熱情高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葉麥穗 廣州報道科技創新債券(以下簡稱“科創債”)落地,快速生花。
同花順數據顯示,自5月份債券市場“科技板”落地以來,各類主體發行的科創債持續放量。截至6月30日,全市場已發行387只科創債,發行規模超5800億元。且在低利率環境和政策支持下,科創債的票面利率都相當“划算”,多數債券的利率都在2%之下。
中小銀行加入發行大軍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佈《支持發行科創債有關事宜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從豐富科技創新債券產品體系和完善科技創新債券配套支持機制等方面,對支持科技創新債券發行提出多項重要舉措。
銀行成爲科創債的主戰場。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銀行新發科創債整體規模超過2200億元。具體來看,國家開發銀行合計發行200億元的科創債。工、農、中、建、交等5家國有大行科創債發行規模合計約爲1100億元,佔銀行科創債發行規模的近50%。
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方面,6家銀行已發行科創債,包括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渤海銀行、中信銀行、浙商銀行、華夏銀行,總計發行規模爲450億元,其中浦發銀行的發行規模最大,爲150億元。
進入6月,除了大行之外,發行主體也擴展至中小銀行。同花順數據顯示,6月,科創債發行主體加入了重慶銀行、南京銀行、東莞銀行、湖州銀行、青島農商行等中小銀行。
6月19日,湖州銀行發行2025年科創債規模爲5億元,發行主體評級AA+。這是科創債新規落地後首個AA+評級的商業銀行發行主體。聯合資信評級報告認爲,綜合考慮湖州銀行資本實力、業務經營及流動性等情況,加之其出現經營困難時,獲得政府及股東支持的可能性大,本次債券的違約概率很低。
甬興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鄭嘉偉認爲,中小銀行通過發行科創債,一方面可以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負債成本,更好地支持地方科技企業;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提升品牌影響力,實現資本市場業務增量。
發行科創債的銀行普遍將募集資金投向《金融“五篇大文章”總體統計制度(試行)》中規定的科創領域,包括髮放科技貸款、投資科技創新企業發行的債券等,專項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業務。
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表示,科創債是金融工具與產業政策的深度融合,銀行通過發行科創債,強化科技金融服務,推動科技金融生態完善。
發行利率整體偏低
在低利率環境和政策支持下,此輪科創債的發行利率相當“划算”,多數債券的利率都在2%以下。
如2025年6月26日,上海清算所網站披露公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於2025年6月24日發行了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創新債券。債券簡稱“25比亞迪SCP001(科創債)”,期限184日,起息日2025年6月25日,兌付日2025年12月26日,計劃發行總額50億元,實際發行總額50億元,發行利率1.47%(2025年6月25日SHIBOR 3M-16BP),發行價格100元/百元。合規申購家數5家,合規申購金額27億元,最高申購價位1.47%,最低申購價位1.44%,有效申購家數5家。
5月底,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創新債券完成發行,簡稱“25徐工機械SCP001(科創債)”,發行規模8億元,發行利率1.45%,期限爲35天,合規申購10家,建設銀行擔任主承銷商。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表示,從發行利率來看,在低利率市場環境和政策支持下,多隻科創債發行利率創發行人自身債券發行票面利率歷史新低及區域內同級別債券票面利率歷史新低。以主體評級AAA級科創債爲例,AAA級科創債金額加權平均發行利率比同期、同等級非科創信用債加權平均發行利率低10bps,凸顯科創債融資成本優勢。從發行期限來看,科創債發行期限較爲豐富且整體偏長,其中,3年期科創債發行金額佔比約6成。各類型發行主體中,股權投資機構科創債加權平均發行期限最長,爲6.47年,科技型企業、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科創債發行期限分別爲3.31年、3.30年和2.72年。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分析認爲,從銀行發行的科創債來看,政策性銀行的發行利率最低,其次是國有大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發行利率略高於國有大行,而區域性中小銀行的發行利率相對更高。
數據顯示,國家開發銀行發行的“25貼現國開科創01”票面利率僅爲1.17%。國有大行的發行利率普遍在1.65%左右。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科創債平均票面利率爲1.70%左右。區域性中小銀行中,如湖州銀行發行的“25湖州銀行科創債01”票面利率達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