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顆星際訪客3I/ATLAS彗星 可能有70億年曆史 比太陽還古老
科學家表示,7月1日發現的3I/ATLAS星際彗星,可能從遙遠的銀河系厚盤來的,形成年代可能在70億年前,比太陽還古老。圖爲2022年的遠軌道彗星C/2022/ E3。(圖/美聯社)
天文學家表示,7月初發現的3I/ATLAS彗星,絕對是今年最重要的天文發現,因爲它是人類尋獲的的第3個太陽系外物體,可能源自其他的恆星系統,而且新的研究認爲,這個這位「富含水冰」的訪客,可能比我們的太陽還要古老很多。
太空網(Space.com)報導,到現在爲止,科學家發現過3個星際訪客,分別是2017 年發現的「奧陌陌」(1I/'Oumuamua,以及)和2019 年發現的鮑裡索夫彗星(2I/Borisov) 。科學家發現「奧陌陌」的時候,已錯過最佳觀測時機,這也使得它充滿謎團,包括它的形狀之謎、材質之謎,與它爲何自行加速? 這些已演變成各種猜想,甚至有人認爲它可能是外星太空船,比如美國理論天文學家亞維‧勒布(Avi Loeb)就如此主張,只可惜,「奧陌陌」已經走了,我們再也難以證明與證僞。
之後,天文學家強化了自己的搜索能力,比如簡稱ALTAS的「小行星陸地撞擊持續報警系統」,就更專心於調查速度不尋常的微小天體,於是在今年又發現了第3個星際訪客:3I/ATLAS。
雖然現有的調查已確定3I/ATLAS是一顆彗星,它含水,而且也會噴發彗尾,但是這不代表它就很普通。新的研究表明,它可能是我們發現過最古老的星際物體。
3I/ATLAS彗星的軌跡,軌道偏心率達到驚人的6.2,運行速度也極爲罕見,它的星際速度約58公里/秒,而16.7公里/秒就能擺脫太陽引力,可見它的速度之快。(圖/NASA)
牛津大學天文學家霍普金斯 (Matthew Hopkins)的科學團隊認爲,3I/ATLAS 大約有 70 億年的歷史,而太陽約46億年,意味着這個彗星比太陽還要古老約30億年。
霍普金斯表示: 「所有的普通彗星,例如著名的哈雷彗星,都與我們的太陽系同時形成,因此它們的年齡可達45億年。但星際訪客的年齡可能要大得多。在目前已知的星際訪客中,我們的統計方法表明,3I/ATLAS彗星很可能是我們見過的最古老的。」
爲何天文學家如此猜想?這是根據3I/ATLAS的軌跡來推估,這個天體沿着一條高度雙曲線的軌道運行,這意味着它不受太陽引力的束縛。而且它的軌道偏心率達到驚人的6.2。具體來說,任何偏心率大於 1 的天體,其軌道就不會繞着太陽運行,也就意味着它來自星際空間,並且最終會離開。6.2有多奇怪呢?首個星際訪客,也就是先前提到充滿謎團的「奧陌陌」,它的心率約爲 1.2;至於第2個星際訪客「鮑裡索夫彗」,偏心率則爲 3.6。顯然3I/ATLAS 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前兩者。
霍普金斯和同事推測,它來自銀河系的「厚盤」。那是我們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組成的帶狀結構,而我們太陽系位在形成較晚的「薄盤」
如果3I/ATLAS起源於銀河系厚厚的恆星盤,並因此曾經圍繞過一顆古老的恆星而形成,那麼它將告訴我們銀河系原物質的主要成分。霍普金斯及其團隊認爲,這位星際闖入者可能富含水冰。
隨着3I/ATLAS越來越接近太陽,彗星的溫度會越來越高,封凍幾十億的冰會變成氣體而檡放,形成彗發以及明亮的彗尾。而科學家就有機會透過光譜儀來分析彗星水氣中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