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2年值得!桃園翠鳥復育傳捷報 3幼鳥成功離巢
經過桃園野鳥學會與桃市府團隊2年努力,翠鳥成功在桃園大湳森林公園人工土堤築巢繁殖。圖/取自蘇俊賓臉書
經過2年努力,桃園大湳森林公園翠鳥覆育傳來捷報。在桃園野鳥學會與市府團隊合作下,翠鳥成功在人工土堤築巢繁殖,至少3只幼鳥順利離巢並開始學習捕食技巧,彌補去年因天敵干擾而失敗的遺憾,爲桃園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寫下重要里程碑。
副市長蘇俊賓表示,桃園野鳥學會前年起陸續觀察到大湳森林公園有翠鳥活動,像是發現鄰近溪流的公翠鳥開始密集在中央生態池覓食活動,還有母翠鳥出現在水池邊,認爲翠鳥很有可能會在公園繁殖;考量翠鳥習性喜歡在山壁築巢,鳥會建議在池邊設置人工土堤,提供適合的繁殖環境。
蘇俊賓說,市府工務局團隊隨即與時間賽跑,完成人工土堤施作,令人驚喜的是,一週後便觀察到翠鳥交配,並開始在土堤上築巢;雖然最後疑似被蛇類吞卵,留有遺憾,但他認爲「只要環境是對的,翠鳥在土堤上築巢是早晚的事情,我們不要太氣餒。」
蘇俊賓說,今年4月,翠鳥再次於新的土堤挖洞築巢、產卵與孵育,有了去年經驗,大家雖然不敢太樂觀,但還是小心翼翼地守護與觀察。終於在6月11日,桃園野鳥學會觀察到公翠鳥已開始引導幼鳥離巢,並練習沖水捕食技巧。
本次至少育出3只小翠鳥,分別取名爲「湳堤1號、湳堤2號、湳堤3號」,蘇俊賓強調,覆育成果的關鍵,在於持續營造適合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也再次印證「只要環境是對的,翠鳥在土堤上築巢,是早晚的事情。」他也將大湳翠鳥孵育過程畫成明信片紀錄。
貼文一出,網友紛紛表示「畫的好傳神」、「這邊每天都有大砲在等待」、「感謝副市長及工務局同仁的努力」。桃園野鳥學會也分享蘇俊賓的圖文寫道:「謝謝副市長幫忙打造翠鳥繁殖土堤。環境對了,該有的生命就會來到!」
經過桃園野鳥學會與桃市府團隊2年努力,翠鳥成功在桃園大湳森林公園人工土堤築巢繁殖。副市長蘇俊賓也將大湳翠鳥孵育過程畫成明信片紀錄。圖/取自蘇俊賓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