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爆火後保險機構不斷接入,中小險企迎來“逆襲”機遇?

財聯社2月18日訊 (記者 曹韻儀)昨日,太平再保險中國表示,已成功接入DeepSeek本地化部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業內已有包括新華保險、太極華保、北大方正人壽等多家機構接入 DeepSeek。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現階段保險機構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向代理人提供信息,通過大模型覆蓋保險銷售、法律法規等內容,未來DeepSeek的應用領域將拓展至資管、風控等全鏈路業務場景。

受訪專家認爲,中小保險機構人力和技術資源相對有限,相比較其他AI工具,DeepSeek模型性價比較高,再加上開源策略,可以讓使用者利用更先進的AI技術,在數據驅動市場中更具競爭力。

多家機構接入DeepSeek

以較早接入的北大方正人壽爲例,該公司此前上線基於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展業助手,旨在爲代理人提供涵蓋保險基礎概念、法律法規、監管政策、保險產品銷售理念、保險行業發展趨勢等內容的解答。

保險科技公司太極華保旗下保鏈客接入DeepSeek,着眼點則在於智能營銷工具和更好的客戶服務體驗。

對於AI的衝擊,不少保險代理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雖然DeepSeek不可能取代保險代理人,但也將逼迫業務升級轉型,在AI大模型加持下,保險銷售人員角色將演變成顧問型專家,同時倒逼保險從業人員提升業務把控能力和線下服務。

“DeepSeek一出感覺到了危機感,在產品開發風險評估和理賠環節,AI都比人工更高效智能,還可以24小時回答客戶問題,通過大數據和模型還能進行精準單獨定價,快速生成個性化保險產品。儘管我不認爲目前階段AI能夠替代人力,但要學習運營AI,協同工作。”一位保險從業人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在壽險行業,我們還在做AI分身。因爲一個保險代理人時間有限,建立一個AI分身能幫助獲客展業。”另一保險從業人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財聯社記者從多家保險公司瞭解到,未來DeepSeek的應用領域還將拓展至資管、風控等業務全鏈路。

成本降低有利中小保險機構

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邢鸝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相比較其他AI工具,DeepSeek模型性價比較高,再加上開源策略,可以讓使用者利用更先進的AI技術,在數據驅動市場中更具競爭力,特別是對於在科技投資方面預算有限的中小保險機構來說更是如此。

險律科技聯合創始人彭桓表示,DeepSeek通過“算法效率”替代“算力軍備競賽”,打破了資源壟斷,標誌着人工智能進入“普惠智能化”新階段。

“我們最新發布的AI保險風控系統v3.0模型架構參數量級剛過億,能在低算力成本下達成56%的自動化決策率。但是如果想進一步提高自動化率,就必須搭建十億、百億級別參數的模型,對於初創公司來說,ROI(投資回報率)不值得。而基於DeepSeek MoE架構的第四代智能風控系統已進入研發階段,預計在合理算力成本下,新模型有希望能實現70%的自動化率”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也對財聯社記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她認爲,隨着部署成本降低,預期很快會在很多金融保險垂直領域的應用取得較大突破。

不過,由於DeepSeek的應用還處在探索階段,市場也指出可能存在的風險。邢鸝表示,保險業務對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很高,系統可能會出現故障、崩潰、網絡攻擊等問題,造成數據丟失或業務中斷。“保險合同條款可能存在理解上的歧義、不明確等情況,在理賠等環節容易引發法律糾紛,影響保險公司的聲譽和經營穩定性。此外如未能及時調整業務模式和流程以符合新的監管要求,可能會面臨監管合規方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