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票沒進展 新加坡在野小黨恐邊緣化

熱門話題

新加坡2025年全國大選的結果,對人民行動黨來說是一場巨大的勝利,對總理黃循財而言,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因爲黃循稱完成了國務資政李顯龍傳承下來的首要任務,帶領人民行動黨順利從第三代(3G)向第四代(4G)領導層過渡。然而該國較小的反對黨在此次選舉未能取得進展,恐逐漸被邊緣化、進而消亡。

黃循財2024年接棒總理後,在領導層過渡期間,一反新總理上任後,人民行動黨得票率下降的趨勢,阻止反對黨取得進展。

不過當然,國會最大反對黨工人黨(WP)很爭氣地保住其所捍衛的選區選票份額,且還增加了該黨的得票率。工人黨在其競逐的所有新選區中,都獲得了超過40%的選票。黃循財5日宣佈,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將繼續出任國會反對黨領袖,並可獲得所需人員和資源,以履行相關職責。

另一個增加得票率的反對黨,是新加坡民主黨,其秘書長徐順全在三巴旺西單選區,以46.81%選票的些微差距,敗給另一位執政黨候選人。

2025年星國大選結果,對工人黨而言,或許是值得開心的事,但對其他小黨而言,他們很可能走向衰落。由人民行動黨出走的前議員陳清木,他所領導的新加坡前進黨在西海岸裕廊西集選區,獲得的選票爲39.99%,低於2020年的48.3%。這意味着,它將失去上屆議會中擁有的2個非選區議員席位。而前進黨很可能逐漸被邊緣化,在政治上走向無關緊要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選舉再次凸現新加坡的「種族和諧」政策,仍然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政治紅線。

爲期9天的競選期間,反對黨候選人演講失言,稱呼印度人爲「吉靈人」(歧視印度人的稱呼),引起社會反彈。國務資政李顯龍更在競選期間一再警告,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對於新加坡大選競選期間,有人以種族和宗教課題煽動選民情緒,黃循財先前也說,這可能對選舉結果造成一定影響,但目前不清楚這影響有多大。不過,總的來說,他認爲選舉結果仍顯示大多數新加坡人拒絕身分政治,「依然支持一個多元種族、多元宗教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