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鎂醫藥遞交招股書:2024年收入超6億元 新增製造商生產喜遼妥
中新經緯5月14日電 (王玉玲)又一家港股醫藥公司意欲分拆子公司上市。
近日,德鎂醫藥遞表港交所。港股上市醫藥企業康哲藥業控股有限公司(CMS,下稱康哲藥業)4月22日公告稱,建議將該公司附屬公司德鎂醫藥股份分拆上市。
康哲藥業爲什麼要分拆德鎂醫藥,德鎂醫藥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管線?
德鎂醫藥仍處於虧損中
公開資料顯示,康哲藥業是綜合性醫藥平臺企業,早期以藥品代理銷售(CSO)爲主,後逐步轉型覆蓋研發、生產、商業化全鏈條。德鎂醫藥是一家聚焦皮膚健康的創新型醫藥企業。
康哲藥業在公告中寫道,德鎂醫藥90.8%權益由康哲藥業所有,其餘9.2%權益由兩個僱員激勵平臺持有。目前,聯交所(香港聯合交易所)已確認康哲藥業可進行建議分拆事宜,分拆完成後,康哲藥業將不再持有德鎂醫藥任何權益。
對於本次分拆上市方式,德鎂醫藥在招股書中寫道,上市將採用介紹方式及康哲藥業分派,據此,符合資格的康哲藥業股東將獲得相關股份,將不會就分拆募集任何資金。
何謂介紹方式上市?中新經緯查閱發現,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七章,介紹是已發行證券申請上市所採用的方式,該方式無須作任何銷售安排,因爲尋求上市的證券已有相當數量,且被廣泛持有,故可推斷其在上市後會有足夠市場流通量。
對於爲什麼要分拆子公司獨立上市,康哲藥業提到五點,一是分拆集團的新融資平臺;二是激勵分拆集團的僱員;三是更好地集中集團資源;四是提升企業形象;五是提升對投資者的透明度。
康哲藥業表示,建議分拆完成後,分拆集團將能夠直接從資本市場融資,併爲其現有業務及未來擴張提供資金支持。此舉將加速分拆集團的擴張,改善分拆集團的運營及財務業績。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德鎂醫藥營業收入分別爲3.84億元、4.73億元和6.18億元。
德鎂醫藥稱,業績增長主要源自皮膚處方藥及皮膚學級護膚品銷售額增加、同期多款產品推出。例如,替瑞奇珠單抗注射液於2023年5月獲得國家藥監局的上市批准,用於治療成人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並於2024年1月新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報告期內,德鎂醫藥虧損分別爲0.55億元、0.05億元和1.06億元,三年累虧達1.66億元。德鎂醫藥稱,報告期錄得淨虧損主要由於推廣新上市產品產生較高銷售開支,以及爲豐富產品管線而產生的較高研發開支。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德鎂醫藥銷售開支分別爲2.46億元、2.73億元和3.88億元,研發開支分別爲0.27億元、0.65億元和0.53億元。
從營運資金來源來看,德鎂醫藥稱,主要依靠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及股東貸款。截至2025年2月28日,德鎂醫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3.17億元,此後,2025年4月,德鎂醫藥向股東發行新股,進行人民幣5億元增資。
招股書寫道,德鎂醫藥在日常業務過程中已與康哲藥業留存集團的成員公司訂立多項交易,分拆完成後,這些交易將構成關聯交易。關聯交易包括一般服務框架協議、許可及再許可協議等。
以一般服務框架協議爲例,德鎂醫藥稱,康哲藥業留存企業(康哲藥業連同其子公司,不包括德鎂醫藥)同意在2027年12月31日前向德鎂醫藥提供研發評估等服務,包括但不限於關於產品的市場競爭分析及競品的數據分析、臨牀註冊路徑分析及IT等行政服務。
2022年至2024年,德鎂醫藥支付的一般服務的服務費歷史交易金額分別爲0.44億元、0.30億元和0.24億元。在未來,根據一般服務框架協議,2025年至2027年,擬議服務費的建議年度上限爲800萬元。
迴應喜遼妥短缺情況
從德鎂醫藥自身產品管線來看,德鎂醫藥採取自主研發與產品授權雙線並行,研發開支在研發投入中佔比低於產品權利收購及開發。
招股書寫道,德鎂醫藥研發投入包括費用化的研發投入(即研發開支)及資本化的研發投入(包括產品權利的收購及開發的付款)。
報告期內,德鎂醫藥用於產品收購及開發的費用多高於自主研發開支,收購產品權利費用分別爲2.35億元、0.90億元和1.77億元,佔研發投入比例分別爲80.8%、48.5%和66.9%。
從德鎂醫藥產品管線來看,在皮膚處方藥領域,德鎂醫藥主要產品管線包括三款已上市產品、四款處於臨牀階段或後期階段的候選產品及兩款臨牀前候選產品,覆蓋銀屑病、白癜風、特應性皮炎、皮膚挫傷、淺表性靜脈炎等皮膚疾病。
三款在中國已上市產品爲替瑞奇珠單抗注射液、聚多卡醇注射液和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商品名爲喜遼妥),均爲德鎂醫藥取得獨家授權引進或通過資產收購而來。德鎂醫藥自主研發的靶向小分子抑制劑CMS-D001目前處於臨牀前階段。
其中,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遼妥是一種外用類肝素製劑,是一款具有多重功效的皮膚屏障修復劑。該產品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形成和沒有形成血腫的鈍器挫傷,以及無法通過按壓治療的淺表性靜脈炎。該產品自2020年1月起已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招股書寫道,德鎂醫藥擁有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遼妥在中國境內的相關資產。2015年,康哲藥業與獨立第三方簽訂一系列協議,內容涉及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中國境內的商標、上市授權或類似的許可等、生產推廣銷售的獨家權利等,該等權利隨後已轉讓予德鎂醫藥。
在招股書中,德鎂醫藥稱,此前曾經歷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遼妥的供應短缺,主要由於供應商製造設施的產能有限。爲滿足市場需求缺口,已新增一家制造商,該製造商已開始生產。此外,德鎂醫藥表示,由於喜遼妥受到供應短缺的影響,該產品銷量於2024年顯著減少。
在皮膚學級護膚品領域,德鎂醫藥的代表性產品包括禾零舒緩系列產品與喜遼妥壬二酸產品系列,主要針對患有特應性皮炎與尋常痤瘡的消費者。2023年至2024年收入分別爲0.48億元和0.80億元。德鎂醫藥稱是由於電商平臺銷售有所增加。
德鎂醫藥表示,已成立新零售業務部門,專注於在線營銷及推廣皮膚學級護膚品。該團隊負責管理在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傳統電商平臺上的旗艦店、品牌建設及運營,此外,德鎂醫藥還在開發基於互聯網的電商平臺推廣渠道,例如小紅書和抖音。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