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棄核淨零仍遇挑戰!彭啓明:臺灣不排斥新核能

德國排放交易管理局前局長、現任我國環境部顧問今天指出,德國已設定2045年達成淨零的目標,如今沒有核電,該目標依然是個挑戰。(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爲了對抗氣候變遷、達到2050淨零目標,多國推動再生能源,並藉由碳稅、總量管制排放交易(ETS)制度驅動產業減碳,新核能技術也備受關注。德國排放交易管理局前局長、現任我國環境部顧問今天指出,德國已設定2045年達成淨零的目標,如今沒有核電,該目標依然是個挑戰。環境部長彭啓明則表示,德國的能源報告將再生能源佔比設爲8成,不過全世界對新核能仍在討論,可以期待,臺灣也不排斥。

環境部今天舉辦「2025亞洲碳定價論壇」。

德國排放交易管理局前局長、現任我國環境部顧問Jürgen Landgrebe致詞時表示,目前多國落實碳稅或總量管制排放交易(ETS),臺灣也正緊鑼密鼓準備當中。而德國從2005年開始,就將ETS視爲氣候政策重心協助產業減排,也期盼2045年達到淨零,須使煤炭逐漸退場,如今德國已經沒有核電,淨零目標依然是個挑戰。

他認爲,要達成淨零目標,必須要找到最有效率、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ETS正是非常好的工具,但不是萬靈丹,需要搭配再生能源、綠氫等政策,並促使產業轉型,減少使用化石燃料。

環境部長彭啓明會後對此表示,德國約2周前提出的能源報告,提及2030年再生能源佔比需達到8成,核能則未有定論,不過全世界對於新核能仍在討論中,這是可以期待的,臺灣也不排斥,正尋找更安全,甚至沒有核廢料的新能源,Jürgen Landgrebe提出了大家的憂心,可能要有多元能源,甚至不排斥未來的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