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主席無私造後 藍2028纔有勝算

國民黨連續3屆總統大選吞敗果殷鑑不遠,惟有黨主席「無我」,真正以政黨輪替爲念,盧秀燕2028纔有勝算。圖爲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右)參與臺中元旦升旗,市長盧秀燕給予熱情擁抱。(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連續3屆總統大選吞敗果,皆與黨主席、候選人不同心有關,競選團隊與黨中央不時出現不合傳聞,對外打仗還要防同志背後補刀;盧秀燕進軍2028大勢漸明,若真不參選黨魁,也務必確保接任的黨主席是真正無私的「造後者」,以免重蹈藍軍「內鬥內行、外鬥外行」覆轍。

2016大選,當時國民黨主席是朱立倫,原本已通過提名洪秀柱爲總統候選人,但後來洪秀柱民調未有起色,加上統派思維,最終發生「換柱事件」,由朱立倫披掛上陣,結果輸掉大選,讓民進黨成功政黨輪替。

2020年黨主席爲吳敦義,總統候選人則爲甫高票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兩人在並肩作戰前,即有人放話吳敦義曾爲韓籌募4000萬元做爲選舉之用,引發韓國瑜不滿,之後吳更將自己排進不分區,遭質疑黨主席有私心;在不和諧氣氛下,國民黨總統大選第二次敗選。

2024則是朱立倫搭上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侯當時請前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擔任操盤手,金行事鮮明,朱立倫則握有兵權,因此時常傳出黨中央與競辦不合,甚至當時朱立倫爲求在野整合,喊出「執政大聯盟」,金溥聰卻直接對媒體說「執政大聯盟是什麼,他都不知道」,內鬥傳聞搞到國民黨除了要應付對手攻防,還要頻發新聞稿澄清。

過去也有黨主席非候選人卻勝選的經驗,例如2008年前總統馬英九拿回政權,當時國民黨主席是吳伯雄,「伯公」以團結領導,成爲大公無私的黨主席,最後全力爲國民黨贏得勝選。若黨主席存有私心,或與候選人對「大局」認知不同,就容易多頭馬車,無論接下來黨主席是誰,務必力求「無我」,真正以政黨輪替爲念,盧秀燕2028纔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