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候選人蔡志弘:選後大團結纔有2026選舉大勝

黨主席候選人蔡志弘。(本報資料照片)

2025年的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呈現大爆炸的局面,共有6人出馬角逐,上次同樣有6人競選的是2017的黨主席選舉,吳敦義當選以後立即逐一拜會其餘5位候選人,尋求黨內團結,並創造出2018年的縣市長選舉大勝。黨主席候選人蔡志弘提出呼籲,黨主席選舉難免出現爭議,所有候選人應該都要有大格局的胸懷,有2025年的黨主席選後大團結,纔會有2026年的縣市長選舉大勝。

蔡志弘指出,2017的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是歷來參選人數最多的國民黨黨主席選舉,6位參與角逐的黨內菁英計有吳敦義、洪秀柱、郝龍斌、韓國瑜、詹啓賢、潘維剛等人,選舉期間,郝龍斌率先提出廢除黨主席選舉的連署門檻,選後,吳敦義除了任命郝龍斌出任副主席,並指派韓國瑜出任高雄市黨部主委。

蔡志弘坦言,假如沒有2017年廢除黨主席選舉的連署門檻,他今年倉促投入黨主席選舉,根本無法取得候選人的資格,假如吳敦義當選黨主席以後,沒有積極弭平黨內紛爭,並積極鼓勵韓國瑜參選高雄市長,後來便不可能出現「韓流」,2018年「漢子、燕子、禿子」的合體,讓多少國民黨的支持者熱血沸騰。

2025年的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再度呈現大爆炸的局面,蔡志弘表示,候選人的砲聲隆隆、砲火四射並不是壞事,看看民進黨的黨內初選,動輒殺到刀刀見骨,初選結束,民進黨便團結一致,槍口對準國民黨,因此,對於這次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他要特地提出呼籲,有批評,纔有進步,但是,所有候選人應該要有大格局的胸懷,黨內批評千萬要對事,不能對人。

蔡志弘進一步指出,在民進黨9年多的執政下,臺灣社會不斷遭到撕裂,國民黨應該記取教訓,黨主席的候選人絕對不能利用黨內的分裂來爭取選票,而是必須提出實質黨務改革、強化團結,以及如何重返執政的具體政見,尤其,2017年的黨主席選舉後,由於全黨團結,纔有2018年的縣市長選舉大勝,2025年的黨主席選舉後,大家更應該團結一致對外,以爭取2026年的縣市長選舉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