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硬派越野遇上智駕,長城的焦慮突圍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焦文娟

長城正試圖爲硬派越野注入智能基因,以尋求新增量。

日前上市的全新坦克500智享版,成爲長城首款搭載智能駕駛系統的硬派越野車型。這既是技術突破,也暗藏着長城應對增長壓力的突圍野心。

此次推出的全新坦克500智享版包含Hi4-T和Hi4-Z兩個版本,預售價分別爲36.00萬元、38.88萬元,較非智駕款貴了2.5萬元。

提價背後,是智駕和動力的雙重升級。長城汽車CTO吳會肖在發佈會現場介紹,坦克500智享版車型搭載了長城汽車第三代智能輔助駕駛系統Coffee Pilot Ultra,能夠實現“車位到車位”的智能駕駛功能。智能座艙也配備了第三代智慧空間系統Coffee OS3,搭載可能升級的音響系統、智能互聯繫統等。

除了加上智駕、配上“冰箱彩電大沙發”,坦克500智享版車型還升級了動力性能。長城汽車技術中心底盤及動力副總經理王超介紹,多數用戶在城市中會把坦克500當作純電車來使用,爲了匹配城市用戶使用的需求,“在這次迭代中,我們把電機功率從120kW提高到130kW,更重要的是大幅增加了扭矩,官方宣佈綜合扭矩495牛米,實際可達500牛米。”

但這場升級也引發爭議:硬派越野車真的需要城市SUV流行的“冰箱彩電大沙發”和高級智駕系統嗎?

事實上,長城內部曾爲此糾結。 “之前我們一度認爲越野車帶智能駕駛可能不是個好方向。”坦克品牌執行副總經理谷玉坤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坦言。但銷量壓力最終推動決策。爲了爭取更大的銷量,長城希望智駕能爲坦克品牌帶來“如虎添翼”的動力。

畢竟,智駕功能對全新藍山銷量的賦能顯而易見。在全新藍山智駕版推出前,藍山月銷量長期徘徊在2000-3000輛左右。2024年8月,全新藍山智駕版正式上市,搭載 Coffee Pilot Ultra全場景NOA系統和 Coffee OS 3智慧座艙,銷量開始回暖。根據傑蘭路統計的數據,去年全新藍山上市後次月銷量超過6800輛,今年前7個月,全新藍山的累計銷量超2.4萬輛,同比增長58.5%。

如今,長城希望坦克品牌能夠複製這一“智駕紅利”。

然而,給硬派越野車裝智駕,難度遠超普通車型。“標定週期是其他車型的一倍。”長城汽車技術中心副總經理姜海鵬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僅敲定智駕軟件的最終版本,長城內部就用了將近七個半月的時間,來完成坦克500臺車、兩種動力的標定。

其次,與此前長城團隊已經實踐過的藍山、高山車型適配智駕不同的是,給坦克裝上智駕功能還要面臨標定的成本的平衡和動力系統的挑戰。

“越野車開發輔助駕駛並非普通輔助駕駛,我們在場地摸底測試上就比藍山最初平臺開發時多進行了五輪。每一輪摸底都意味着鉅額的成本投入。”姜海鵬表示。

更棘手的是動力系統的適配。以Hi4-T架構爲例,它採用傳統變速箱結構,其擋位輸出帶來的動力曲線波動,並非平滑線性,這給整體的控制標定帶來了更大的工作量。“這是之前開發藍山、高山等車型未曾遇到的。”姜海鵬透露,“爲了保證坦克500智駕版的開發進度和質量,我們甚至推遲了後續部分車型的項目。”

在發佈會上,長城還特別提到了小藍燈的加裝,這通常是新勢力車型的選擇。這一信號清晰表明,坦克不僅要做專業越野品牌,更要適配城市場景,目標用戶從專業越野玩家擴展至家庭消費者和輕度越野愛好者。

這種轉型背後,是長城對銷量增長的迫切需求。作爲長城內部僅次於哈弗的銷量支柱與利潤引擎,坦克今年前7個月銷售13.5萬輛,同比減少了8.19%;而長城汽車今年前7個月的總銷量爲67.4萬輛,同比僅增長3.57%,大幅落後於行業12%的增速。

焦慮之下,長城汽車在越野賽道之外的新佈局也在推進。“接下來我們會開發非承載式車身MPV,只有新品類才能激發更大的需求。”谷玉坤錶示。

從給硬派越野加智駕,到開發MPV新品類,長城的每一步動作都指向同一個目標,即在增速放緩的市場中找到新增量,給自己的增長焦慮尋找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