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神舟五號升空 楊利偉「黑暗26秒」續寫航天里程碑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號」在內蒙古主着陸場成功着陸,爲大陸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圖爲楊利偉出艙。(圖/新華社資料照)
22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3年10月15日,大陸第一個自制載人太空船「神舟五號」搭載太空人楊利偉,成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完美成功。這也標誌着北京成爲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有能力把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數百噸高能燃料燃燒、火箭尾部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八臺發動機同時噴出熾熱的火焰」,楊利偉曾在他的自傳作品《天地九重》的「太空一日」篇章中提到自己進入太空的經歷,以及其所見、所感的狀況。他寫道,那高溫高速的氣體,幾秒鐘就把發射臺下的上千噸水化爲蒸氣。
當時年僅38歲的楊利偉,原只是解放軍空軍的殲擊機機師,在發射前一天被選爲執行此任務的太空人。當時火箭起飛時,他全身用力、肌肉緊張,「整個人收縮得像一塊鐵」,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時,火箭和太空船開始急劇抖動、產生共振,楊利偉也透露,自己當時經歷了「黑暗26秒」。
他在書中解釋,人體對10赫茲以下的低頻振動非常敏感,它會讓人的內臟產生共振,而當時他痛苦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幾乎難以承受,彷彿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也讓他感覺「就快要犧牲」。在共振持續26秒後,不適感慢慢減輕,楊利偉也從極度難受的狀態解脫出來,如釋千鈞重負,彷彿一次重生。
2003年10月15日,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上午九時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圖/中新社資料照)
在太空飛行約21小時、繞行地球14圈後,楊利偉根據指揮廳的指令返回地球,在10月16日上午6時23分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陸場,中國大陸首次載人太空飛行獲得圓滿成功,成爲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有能力把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如今20餘年過去,大陸由神舟五號的飛行試驗,到往後的月球工程、行星探測等,到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航天員也從「60後」到「90後」,每一次的揮手道別,都是爲航天發展續寫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