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全球受衝擊!新加坡總理警告「不臺獨、不武統」:勿踩紅線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Lawrence Wong)接受美媒《華爾街日報》專訪表示,隨着全球多極化加速、貿易與安全架構鬆動,衝突風險正在上升,臺灣局勢尤其敏感。他呼籲各方應同時遏制中國對臺武力威脅,也避免臺灣單方面追求獨立,強調任何衝突都可能波及亞洲乃至全球。
黃循財表示,作爲全球化受益國,新加坡每年透過港口吞吐數千萬個貨櫃,國際貿易是城市國繁榮的重要支柱。黃循財指出,隨着美國重新調整全球角色、提高關稅並要求盟國自我防衛,世界秩序正變得「更加多極化、競爭激烈、協調性降低」,國際秩序轉型可能「非常混亂、極其困難」。
他警告,歷史上此類重大地緣政治變化往往以全球衝突解決,各國有責任避免重蹈覆轍。
黃循財進一步分析,全球多地存在火藥庫,暴力與衝突日益增加。對於人口約600萬、領土如紐約市大小的新加坡而言,這樣的環境潛藏高度風險。作爲首位出生於新加坡獨立後的總理,他特別關注亞洲的臺灣議題,強調若臺灣發生衝突,亞洲和全球穩定都會受到影響,美中兩大國也會被捲入紛爭。
黃循財指出,中國將臺灣視爲「紅線中的紅線」、是「一箇中國」的一部分,因此任何臺灣單方面追求獨立的行動都可能觸發危機。
在國防與安全方面,黃循財表示,新加坡每年投入約GDP 3%的資源,並持續投資國防能力,包括美國訓練的飛行員操作F-16、F-15戰機,以及購買F-35戰機。所有新加坡男性須服兩年兵役,之後持續進入預備役訓練,以確保擁有具威懾力的部隊,而正是這種能力與全民國防精神,使新加坡在過去60年間維持和平穩定。
黃循財也表示,新加坡長期以來支持美國更多參與本地區事務,無論軍事或經濟上,都扮演着平衡中國影響的角色。但他同時強調,新加坡希望保持自主決策空間,不被迫選邊站,走中間路線,並持續透過外交與對話降低衝突風險。
黃循財提醒,各國和多邊機構都應認真看待臺海局勢,尋求方法維持現狀與和平,同時確保不因單方面行動而引發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