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木下靜涯舊居 全球百大故居

國際博物館協會首次推動國際故居博物館日,「淡水木下靜涯舊居」從全球27國、260處參與單位中脫穎而出,成爲臺灣唯一入選代表。(張鎧乙攝)

臺灣之光!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管理的「淡水木下靜涯舊居」,榮獲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首屆「國際故居博物館日」百大故居殊榮,成爲全臺唯一入選代表,與全球27國、260座名人故居齊名,展現臺灣藝術文化在國際間的深厚底蘊與歷史價值。

日籍膠彩畫家木下靜涯1923年起定居淡水三層厝,將居所命名爲「世外莊」,該建築融合漢洋風格,依山勢錯落設計,俯瞰淡水河與觀音山,自然景觀與藝術氛圍交融,見證木下靜涯在臺灣20餘年的創作與生活歷程。

木下靜涯曾任臺灣美術展覽會、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東洋畫部審查員,影響臺灣東洋畫風格發展,他熱心提攜後進,膠彩畫家林玉山、郭雪湖、蔡雲巖等都是時常交流的好友。值得一提的是,木下靜涯雖然生活入不敷出,卻常吆喝同好吃鍋,飼養現代不常見的白火雞與猴子,外出時會戴圓型太陽眼鏡,是位相當時髦而獨特的畫家。

ICOM今年首次推動「國際故居博物館日」活動,全球共27國、260個故居入選,以義大利入選143個最多,亞洲則有臺灣、蒙古、菲律賓及印尼等入列,臺灣唯一入選的就是「淡水木下靜涯舊居」,讓淡水古蹟站上國際舞臺。

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蔡美治表示,報名參與國際故居博物館日活動,選擇木下靜涯舊居正因其人格特質鮮明,對臺灣藝術發展影響深厚,加上建築風貌別具特色,終獲國際認可,「我們希望透過這次機會,讓更多人認識淡水的文化資產,推動古蹟活化與在地認同。」

「旅學堂」講師吳峻毅則指出,木下靜涯與鄉原古統、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並列爲影響臺灣美術的重要日籍人士,木下靜涯舊居不僅具歷史價值,更反映當年淡水地形與多元文化交織。木下靜涯與淡水有着深厚情感,曾任街協議員參與公共事務,其畫作如《雨後》更展現對淡水風景的眷戀,即使戰後遣返回日,仍懷念淡水,並將晚年居所再度命名爲「世外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