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創立「小村共育」:一個父母能安心工作並親自參與育兒的共享空間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文.整理/劉士甄 圖片來源/小村共育、Katherine提供

若是有後援還好,無後援的其中一方可能選擇在家帶娃、放棄工作。難道,家庭、事業就只能二選一嗎?

有沒有一種可能,讓父母或照顧者在工作之餘,也能毫無遺憾地參與育兒,而不是選擇了事業、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又或是選擇家庭,卻沒有了自己。

尤其,社會上對全職媽媽/照顧者、單親媽媽/爸爸的刻板印象,實在太多太沉重;而「小村共育」徹底打破了這些框架,爲糾結中的父母提供另一種兩全可能性!

歷經離婚、獨自帶雙寶的掙扎與壓力,育兒這條路有多孤單無助,「小村共育」創辦人Katherine是深切體會過的。

讓育兒是一個彼此支持的共育網路

成爲單親媽媽,一開始有着很多不安和疑問:「我能給孩子完整的愛嗎?」、「我要如何獨自面對所有的育兒挑戰?」更困難的是,有不少人都認爲單親媽媽必然要犧牲事業,或者無法給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

Katherine提到,無論是否爲單親,我們不該獨自承擔一切,而是需要一個完整的支持系統。這也是她創立「小村共育」的動力之一:讓育兒不再只是個人的責任,而是一個可以彼此支持的共育網絡。

她希望建立一個讓父母能安心工作,孩子能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中成長,並且家長之間能相互支持、共享資源的社羣。這不僅是一個共享空間,更是一個情感與經驗的共育生態圈!

接住孩子也接住自己

「小村共育」的理念來自一句話:「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一整個村落的支持。」源自對過去村落共育文化的記憶,在村落裡,每個人都彼此支持,孩子在多元的愛中成長。

目標是創造一個讓孩子、父母、照顧者,都能共同成長的場域。在這裡,家庭與事業不再是對立的選擇,而是能夠共融共存的支持網絡。

在「村落」中,收到最多的反饋就是:「終於找到一個讓自己與孩子都安心的地方!」

還有不少家長認爲:「在這裡,我不需要選擇『當爸媽』或『當自己』,而是可以兩者兼具」、「我的孩子變得更有安全感,每天都很期待來這裡」、「身邊的家長朋友變成了像家人一樣的支持系統」。

這不只是一個共享辦公空間,而是一個真正支持家庭與個人成長的社羣,「小村共育」創辦人Katherine欣慰表示。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Katherine想對和她一樣勇敢成爲單親爸媽的人說:「你不是一個人,你不需要獨自承擔所有的重擔。找尋支持、建立社羣,允許自己接受幫助;育兒不是隻能靠自己,當我們互相連結,力量會比想像中更大。你值得擁有完整的自己,也值得擁有支持與愛。」

她也想對所有父母說:「育兒,不該是單選題,而是我們共同創造的旅程。」

如果我們能爲下一代創造一個更支持彼此的環境,那麼未來的孩子,將會擁有更多選擇與可能!

【完整內容請見2025年0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