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無限壓力測試 臺中會展中心頂1600公噸雨水通過點交

丹娜斯颱風挾帶暴雨,爲場館進行「極限壓力測試」,屋頂一度涌入高達1600噸雨水,預計7月15日前完成展覽棟與會議棟3處樓層、地下室等7處機房改善,交貿協進場。 圖/楊瓊瓔提供

連日大雨爲臺中會展中心壓力測試,通過建設局、經發局與將接手營運的外貿協會三方確認,7月8日完成建築景觀與機電系統共19大項目點交,市府將改善7處機房後,本月15日進場裝修,象徵進入營運籌備階段;經發局長張峰源表示,如順利11月21日展開試營運,通過壓力測試後,預定12月28日開幕首展登場。

立委楊瓊瓔居間協調多時,昨與相關單位訪察臺中國際會展中心,臺中市府建設局、經發局、都發局團隊及貿協高層到場,見證這座中部最大會展地標即將點交給貿協進場,力拚11月下旬試營運、12月底開幕啓用。

中市府經發局長張峰源、建設局長陳大田、都發局長李正偉與貿協秘書長王熙蒙說明進度,三方確認7月8日已完成建築景觀與機電系統共19大項目點交,並簽署正式文件,正式進入營運籌備階段。

會展中心原本因漏水等狀況,致點交作業延遲。但今日開箱過程,陳大田說,近期丹娜斯颱風挾帶暴雨,爲場館進行「極限壓力測試」,屋頂一度涌入高達1600噸雨水,即時進行雨水回收管線優化作業,建設局預計7月15日前完成展覽棟與會議棟3處樓層、地下室等7處機房改善。

貿協指出,裝修由具豐富展館經驗的廠商負責,將同步強化照明、視聽、無線網路、商業空間及會議配備,並以展覽棟1樓爲優先,預計11月21日取得使用執照,接着試營運一個月,12月28日開幕首展登場。

楊瓊瓔表示,會展中心營運後,將吸引海內外企業、專業展覽或會議舉行,也將帶動周邊住宿、交通、商圈發展,進一步啓動臺中機械產業升級,帶動會展經濟蓬勃發展。

臺中國際會展中心由展覽館與會議中心組成,佔地廣達9.8公頃,樓地板面積13萬平方公尺,可容納1600個展覽攤位、5000個會議席次,建築融合自然採光與綠建築理念,爲中部最大規模的會展展場。東側會館總經費88億元,西側由中央補助委託市府興建,總經費約60億元;貿協原訂投資金額爲新臺幣3億元,後因原物料上漲與裝修需求增加,總投入金額提升至4.5億元。

張峰源說,2026年度展覽場地申請已達41件,包括9場專業展與32場消費展,另有尾牙、新品發表等活動預登記20件,每天平均接到兩件申請。會展中心參考臺北南港展覽館與國際會展標準,具備高度彈性,最高可容納逾1萬人活動規模,會議空間則可因應30至3000人不等的會議及餐敘需求。

丹娜斯颱風挾帶暴雨,爲場館進行「極限壓力測試」,屋頂一度涌入高達1600噸雨水,預計7月15日前完成展覽棟與會議棟3處樓層、地下室等7處機房改善,交貿協進場。 圖/楊瓊瓔提供

丹娜斯颱風挾帶暴雨,爲場館進行「極限壓力測試」,屋頂一度涌入高達1600噸雨水,預計7月15日前完成展覽棟與會議棟3處樓層、地下室等7處機房改善,交貿協進場。 圖/楊瓊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