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橋「焊接比照核電廠標準」 陳世凱:生命週期可達120年

▲淡江大橋今拚上最後一個節塊,舉辦合龍典禮。(圖/公路局提供)

記者李姿慧/新北報導

臺灣施工難度最高,也是世界級地標的「淡江大橋」今(16日)完成合龍,在海上拚上最後一塊節塊,邁新里程碑,明年5月12日開放通車,將是全球最大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淡江大橋是臺灣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每個焊接都是用核電廠施工標準。

淡江大橋全橋合龍,今寫下工程新里程碑,總統賴清德、交通部長陳世凱、新北市長侯友宜等人出席合龍儀式,見證淡江大橋合龍、橋面正式閉合的歷史性一刻。淡江大橋是連結八里、淡水兩地的重要工程里程碑,合龍象徵工程進度邁入最後關鍵階段,該橋主橋全長約920公尺,主跨450公尺,爲全球最大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完工後將成爲國際矚目的新地標。總統賴清德致詞時指出,淡江大橋是國家重大交通建設,肩負交通功能,明年通車後可減少關渡大橋3成交通量,也可以分擔臺2線竹圍17%交通負載量,淡江大橋連接淡水和八里,未來經八里到林口,淡水到雙北市中心都很容易,如果跟西濱快連接,很容易就到桃園機場。

▲總統賴清德出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

賴清德說,這座大橋不僅交通建設,還是難得的工程藝術品,設計是普立茲獎得主、英國建築師札哈‧哈迪德驚世遺作,靈感來自臺灣雲門舞集的驚豔舞姿,不管旭日東昇或夕陽晚霞洋灑,淡江大橋宛如翩翩起舞的舞者,是美麗動人藝術品。

賴清德指出,淡江大橋也是世界級重要建設,在920公尺江面上有辦法打造450公尺的單塔斜張橋,難度可見一斑,今年2025年CNN選擇淡江大橋爲全世界前十大重要建設,名不虛傳,淡江大橋可看出臺灣堅韌和臺灣精神,也可看出工信工程的技術,橋塔3D曲面工程難度經歷7次流標,因爲不好做,有人說不然把橋塔3D曲面改成平面,但所幸政府堅持,若世界級大師設計臺灣人無法按圖蓋起來,是我們漏氣,所以我們要堅持。

▲賴清德、侯友宜出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

賴清德強調,行政院支持新北市淡水有三大重大建設,包括淡江大橋、淡北道路和淡海輕軌,共300億元,淡江大橋完工後,後續淡水建設,中央將持續協助和支持。

不過賴清德話鋒一轉說,新財劃法修法後,中央不見得能像過往那麼有能力,過去經費比較多,事情可以多做一點,未來地方財政比較好,地方要扛起責任,希望財劃法發現問題後,朝野能本諸於財政分配保留中央照顧地方的能力,和兼顧地方均衡發展,有一個好的結果,讓臺灣長治久安可長可久。

▲交通部長陳世凱出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淡江大橋工程非常偉大和艱困,今天合龍是最重要里程碑,總共66個節塊,最後一塊今天合龍,感謝大家一起努力爲臺灣即將完成最偉大工程之一,這個橋樑在設計、難度和交通上對民衆有便利價值外,過程中感謝工程單位,以及新北市府經費挹注。

他說,最重要是總統賴清德時任行政院長任內的支持,這橋樑曾經7次流標,當時討論是否要放棄,感謝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承擔責任,最後總統時任行政院長時拿出魄力拍板支持,追加50多億元預算。

▲賴清德、侯友宜出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圖/臺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陳世凱說,今日見證的是八里端最後一個節塊的吊裝。節塊吊裝完成後,預期會比八里端橋面低約120公分,這是結構上的正常現象,後續將透過斜索施拉擡升橋面,消除高差,讓線形平順並與八里端橋面對接,正式完成合龍作業。」陳世凱也強調,淡江大橋每個焊接是用核能發電廠工程標準施工。

陳世凱表示,淡江大橋今天合龍,有人說爲何明年5月纔會通車,因爲這座橋要達到120年生命週期,因此還需要多點時間,明年5月9日通車典禮,因橋樑設計是依據雲門舞集和淡水暮色設計,通車典禮希望邀請雲門舞集在橋上表演,也邀請民衆走橋參加藝術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