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預售房價 4字頭漸成主流

從新北市八里端遠望淡江大橋,橘紅色晚霞映照出合龍後的大橋新風貌。(本報資料照片)

目前淡海新市鎮熱銷主力爲「低總價、小坪數」產品。(王莫昀攝)

淡江大橋與淡北道路等重大交通建設陸續到位,成爲近期淡水房市關注的焦點。住展發言人陳炳辰分析,儘管目前整體房市景氣偏冷,但淡水房價仍呈現緩步上漲趨勢,主要因房價基期低、推案量少以及交通利多逐漸發酵所致。淡海新市鎮「4字頭」房價正逐漸成爲主流。

根據住展調查近來區內個案,紅樹林一帶的「將捷舟際」、「SUN HOUSE」 應有6字頭,竹圍的「光全御苑」、「村泉蒔美」單價應達5字頭,至於淡海新市鎮建案分別有「致茂喬豐」、「興格春日日」、「富麗one」、「京美」。

復刻林口發展 低無可低

陳炳辰指出,淡水今年推案量相對有限,但價格仍見穩定上漲,尤其受惠淡江大橋明年即將通車,在淡海新市鎮一帶,「4字頭」房價正逐漸成爲主流,但仍有部分物件維持在每坪「3字頭」的水準,對雙北首購族而言仍具吸引力。他分析,淡水價格「低無可低」,且不像桃園等區域大量釋出新案,使得供給壓力有限,有助支撐房價。

海悅指出,每座城市的發展指標,都從交通建設開始,也是形塑城市雛形的關鍵;交通機能不只決定生活的便利性,更直接影響人口與產業的未來發展。曾經不被看好的林口新市鎮,因爲捷運通車,搖身一變成爲高級住宅區,影視媒體產業也大舉進駐;同期的淡水新市鎮也成功復刻林口發展,近年因爲「淡海輕軌」通車,政府加碼斥資333億打造淡海科技城,更有淡江大橋、淡北道路、輕軌藍海線二期,交通三箭齊發,成爲雙北首都圈最受青睞的移住熱區,更在今年突破人口20萬大關,坐擁全臺淨移入最高行政區的冠軍寶座!

低總價小坪數 造鎮熱銷

目前市場熱銷主力爲「低總價、小坪數」的產品,滿足首購及自住需求。陳炳辰強調,「這類產品單價雖提升,但總價負擔不重,是目前淡水房市的關鍵支撐。」從區域來看,淡水內部房價出現明顯區隔。竹圍與紅樹林因鄰近臺北市,交通較爲便利,與士林、北投等區有生活圈連結,房價明顯高於淡海新市鎮,每坪價差可達10至20萬元。

陳炳辰表示,淡江大橋爲淡水地區帶來最大話題與發展潛力。此橋預計串連淡水與八里,不僅開拓淡海新市鎮的新聯外動線,也將提升整體交通便利性與話題性。他補充:「相較之下,淡北道路雖有助紓解交通,但利多強度不如淡江大橋明確。」

值得注意的是,總銷逾300億、淡水區在線最大量體造鎮案「新海城」的第一期自去年10月開賣至今滿一年,銷售率逾六成。新成屋部分,「麗寶鐸藝」於淡江大橋第一排,依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全案近一年每坪成交均價約達50.1萬元。

面對淡水最大利多淡江大橋明年通車,市場人士直言,市場普遍看好區域未來發展,「橋通了、人來了、淡海成了!」

看好未來發展 跨區置產

「新海城」現場專案經理李宗軒表示,淡水交通問題長年被詬病,如今三大交通建設將陸續完工,雖然目前房價反應不明顯,可能要等到真正通車後纔有感,但預估明年初應該就會有建案反應在價格上。

李宗軒表示,目前新市鎮房價在整個大臺北來說相當難得,買家除了自住首購族外,也有不少是三重、板橋等外地跨區來幫小孩置產的族羣,都是看好未來淡水交通建設完工後的利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