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輕軌二期 送審11次未覈定

淡海輕軌二期(藍線)路線當初從淡水老街改到河岸,銜接未來的八里輕軌,如今卻出現爭議。圖/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淡海輕軌第二期由交通部規畫經淡水老街,新北市府負責興建、營運。2020年3月溝通共識改經河岸方案,4年9個月來送審11次仍未覈定。上月中央以地方對路線有疑慮爲由又退回,要市府檢討、確認沿線店家共識再送審。捷運局表示,將盡快修正調整軌道線形折中方案再提報。

淡海輕軌二期於今年6月開工,市長侯友宜昨視察表示,先期工程主軸,讓淡海及八里輕軌「雙向接軌、一次施工」,優先解決淡江大橋與淡水端交會處的路口介面,先行施作道路拓寬及管線遷移等工程,可縮短約1年運施工時間。

侯期盼中央多多關注新北捷運建設,讓淡海二期修正計劃年底覈定與八里輕軌更順暢,方能推動淡海輕軌二期於2030年完工。

捷運局長李政安表示,淡海輕軌第二期路網是淡水整體路網的最後一塊拼圖,銜接捷運淡水線及淡海輕軌第一期,除了通勤功能,更串接沿線觀光景點,並透過輕軌路網連結新舊市區。

議員陳偉傑說,盼中央儘速覈定河岸路線,完善淡水路網;沙崙及新市鎮居民也期待串連成網,提升通勤便利;另八里輕軌應與淡江大橋通車同步推動,盼儘快通過可行性評估。

議員鄭宇恩表示,民衆對於路線設計、站點規畫及施工影響都有高度關注,期盼相關單位在推動過程中,能夠傾聽地方聲音、並且公開透明。

捷運局表示,淡海輕軌第二期河岸方案,交通部今年6月退回意見,認爲路線與店家間隔距離仍有部分居民有疑慮。

捷運局近期瞭解,居民建議再加大店家與輕軌距離以維持人行空間。經與中央水利單位討論,擬調整軌道線形,讓軌道與民宅間距離加大至9.5公尺,河岸側仍留有2.5公尺觀景步道空間之折中方案,將再提報中央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