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沒超標也動脈硬化 醫揭3原因:多數人都會犯

出現動脈硬化不只是膽固醇的問題,也可能是慢性發炎讓免疫系統亂掉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膽固醇沒超標,平時也不吃油,卻出現動脈硬化,可能是慢性發炎讓免疫系統亂掉了。醫師張家銘分享研究指出,動脈粥狀硬化有時不只是膽固醇的問題,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讓身體長期慢性發炎,也可能導致血管變窄、斑塊形成,讓免疫系統亂了節奏的因素,包括熬夜、吃得急又甜、久坐少動等。

基因醫師張家銘在臉書粉專指出,動脈硬化不一定是吃太油、膽固醇太高,最新研究發現,造成血管變窄、斑塊形成的原因,常常是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也就是身體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態,像是沒睡好、吃太快、壓力太大、腸道菌出問題,都是根源之一。

發炎會導致膽固醇在血管內堆積,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張家銘表示,原本作爲抗體的生產線的B細胞,可能會錯認膽固醇爲外敵,製造錯誤的抗體,導致發炎火上加油。研究發現,血管裡的免疫細胞其實也會疲憊過勞,尤其是T細胞,長期應戰後會出現免疫疲憊,這樣的細胞反應,是導致斑塊不穩、心肌梗塞的關鍵。

張家銘表示,血管裡的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原本能穩定血管,研究卻發現,它們也可能在壓力下變成泡沫細胞、骨化細胞,或分泌大量膠原蛋白參與鈣化,讓斑塊變硬、變脆,增加破裂風險。

張家銘指出,這些變化是來自每天不良的生活習慣,熬夜滑手機、三餐不定、吃得急又甜、久坐少動、情緒壓力,以及腸胃不適、便秘、胃脹氣,都會讓免疫系統亂了節奏。日常想要抗發炎,可以從喝一杯優格、飯多咀嚼幾下、晚上早睡30分鐘、飯前先吃蔬菜、每週快走三次做起,這些行爲看似簡單,但能幫助血管裡疲憊的細胞,重新找回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