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北道路被批轉嫁塞車 新北議員反嗆:臺北拒絕銜接

淡北道路新北端施工現況。(張鎧乙攝)

淡北道路工程自去年4月動工以來,被視爲解救淡水塞車困境的重要建設,未料近日卻在臺北市端掀起民怨。多位北市士林、北投里長及議員質疑,這條耗資數十億的新道路只是「東牆補西牆」,恐將淡水壅塞問題轉嫁給臺北市民。對此,民進黨新北市議員鄭宇恩今(14)日發文迴應,強調「不是雙北沒溝通,而是臺北市拒絕銜接」,直指責任不應由新北一肩扛起。

鄭宇恩表示,淡北道路專案並非毫無協調,事實上雙北市府固定每半年召開1次協調會,相關紀錄在北市交通局網站上皆可查詢,反倒是「淡北道路官網查不到會議資料」,讓外界誤以爲2市毫無對話。她指出,爭議癥結在於「洲美快速道路銜接問題」——新北早已提出銜接方案,但臺北市交通局以「移除大度路綠帶喬木、造成切割效應、影響環境」爲由拒絕採納。

「如果未來關渡、洲美一帶塞車惡化,不能怪新北『只顧自己』,而是臺北選擇了不銜接。」鄭宇恩語氣直白指出。她並進一步批評,臺北捷運至今仍以「淡水線載客率僅58%」爲理由,不願加開班次以吸引更多通勤族改搭大衆運輸,形同讓通勤壅塞問題惡性循環。

不過,鄭宇恩也坦言,新北在施工期間確實仍有不足之處,包括替代道路規畫、車流調度等,都有待更積極整合。但她強調,唯有雙北願意坐下來談,做到系統銜接、資訊共享、目標一致,淡北道路才能真正發揮分流效益,「交通建設不能淪爲口水戰,否則受苦的永遠是每天通勤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