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長滿一圈就會死人?一旦感染,終身攜帶,4類人要當心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在江湖上流傳已久!
早年間它以“水痘”初現武林,憑藉飛沫傳功與接觸施毒兩大手段,令無數中招者渾身長滿水痘,奇癢無比的同時伴有高熱頭痛,沒個十天八天好不了。
但人體免疫系統也不是吃素的,在遭受過這個病毒偷襲後,會生成一個“金鐘罩”,防止二次中招。
有了這“金鐘罩”的保護,“水痘”就不敢再出來撒野。
但這並不代表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已經敗走,它們蟄伏於神經系統裡,暗中蟄伏十多年。
一旦時機成熟,它便以“帶狀皰疹”的身份重新殺回江湖。
有人可能會問:“沒得過水痘,是不是就安全了?”
很可惜,不是的。
要知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率極高,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一項研究就指出:全球約90%以上的人體內都潛伏着這個病毒。
只不過有些人初次感染可能表現爲隱性感染,成爲病毒攜帶者,換言之即使沒出過水痘,但體內也有病毒,以至於壓根不曉得自己早已中過招。
即使你打過水痘疫苗防的也只是水痘爆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還是有可能趁此潛伏在神經裡等待殺回去的機會。
1
—The First—
潛伏病毒突然發難的時機,往往是免疫力下降的時候。
所以,最容易喚醒病毒的就屬那些免疫系統出了漏洞的人,比如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糖尿病和慢性腎病等慢性病患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
當然,如今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疲憊、焦慮、作息紊亂比比皆是,也給病毒創造了大量“復出”機會。
一旦重回江湖,它就自神經節大本營沿着神經一路攻城掠地,所過之處如烈火焚經,不消幾日,你便能在身體一側的腰部、背部、胸部、面部發現紅斑、水皰的“痕跡”。
然而最可怕的並不是這些皮膚症狀,而是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神經節正是人體負責處理“疼痛信號”的中轉站,一旦造遇偷襲,神經傳導機制紊亂會導致異常而持續的疼痛。
雖然隨着疾病好轉,很多人的疼痛感會逐漸消退,但仍有不少人因免疫狀態差、早期治療不及時、神經損傷過重等原因,最終發展爲頑固性後遺神經痛,據說有患者痛了40餘年。
也正是因爲這種鑽心的痛,坊間還有謠傳“帶狀皰疹要是纏一圈,人就沒了”!
其實現實中很少有能纏腰一圈的帶狀皰疹,因爲病毒通常只打擊一根神經,症狀也因此多出現在單側。
但是,不管出現什麼樣的帶狀皰疹,都絕不能拖着不管。
畢竟,耽誤治療可能造成長達多年的後遺神經痛。
如果懷疑自己患上帶狀皰疹,要抓住治療的黃金72小時,儘快就醫、確診,遵醫囑使用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鎮痛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外用治療藥物(如爐甘石洗劑、莫匹羅星軟膏)。
2
—The Second—
不過病毒雖狠,卻也不是無懈可擊的。
說到底,它是個典型的“趁虛而入”型病毒,專挑免疫系統虛弱時下手。
想防住它,主要靠以下三點。
1
提前安裝防火牆
接種疫苗是預防帶狀皰疹的有效手段,尤其適合50歲以上人羣。
據《國際生物製品學雜誌》50歲及以上羣體接種帶狀皰疹疫苗後,感染風險降低了90%以上。
大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及二三級醫院的預防保健科都可接種帶狀皰疹疫苗。
有需要接種的朋友可以先電話諮詢當地機構,以免白跑一趟。
2
保住免疫軍的戰鬥力
不想被病毒偷襲,關鍵在守住免疫防線。
第一件事:睡夠覺,睡對黨
夜晚是免疫系統的“維修期”。
長期熬夜,尤其是過了12點還不睡,會使免疫細胞活性降低,大大削弱它們對付病毒的能力。
每晚要睡夠7-8小時,最理想的入睡時間是23點前。
睡覺困難戶可以試試提前30分鐘放下手機,睡前別再刷短視頻或看新聞,讓大腦更快地放鬆下來。
另外還可以用燈光誘導大腦入睡,白天多曬太陽,晚上調暗光線、拉上遮光簾幫助身體建立正常的生物鐘。
下午四點後儘量不要喝咖啡、濃茶、能量飲料等含咖啡因飲品,睡前2小時不要大量進食、喝酒,尤其是辛辣油膩食物,避免因腸胃不適而拖慢入睡。
第二件事:別讓情緒壓垮免疫力
長期處於焦慮、抑鬱、高壓狀態會升高體內炎症因子,而它們正是讓病毒甦醒的“催化劑”。
舒緩情緒,可以嘗試每天花5-10分鐘做幾組腹式呼吸或是靜靜冥想,放鬆緊繃的大腦。
另外規律運動也是控制情緒的高手。
《英國醫學雜誌》上一項研究發現運動,尤其是跳舞,有利於緩解抑鬱情緒、調節心情。
除了跳舞,研究還推薦了慢跑、步行、瑜伽、力量訓練、太極拳等。
3
阻斷傳播鏈
帶狀皰疹具有一定的傳染性。
沒感染過水痘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羣在接觸皰疹中的“皰液暗器”後,可能引發水痘。
要想阻斷傳播路線,帶狀皰疹患者要做到管住手,別抓破水皰。
其次,主動遠離孕婦、嬰幼兒和免疫力差的人。
接觸了患者,要馬上用肥皂和流動水徹底洗手。
最後,毛巾睡衣等生活用品最好每日更換消毒,餐具洗漱用品也要專人專用,尤其是從出疹到完全結痂這段時間!
“病毒”雖狠,但也怕你穩規律作息、情緒穩定、免疫在線就是你給自己上的鎖,封得住,它就動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