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森窗口」成戰備思維? 漢光軍演想定2027共軍犯臺
圖爲過去的漢光演習畫面。(資料照/範揚光攝)
漢光軍演爲國軍一年一度最重要軍演,今年漢光41號演習爲期10天,首度設定「以2027年共軍犯臺可能行動」爲想定發展基礎。不過,國防部長顧立雄先前曾說明,漢光演習本來就會往後設定1至2年期程並進行驗證,以達到高戰備能力目標。由於前美軍印太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曾經指出臺灣顯然是中國野心的一部分,最快可能從2027年開始顯現,也因此讓「戴維森窗口」成關鍵詞;因此有學者就認爲,國軍將演習想定爲2027年,可藉此找出軍購和兵力整建需要加強的項目。
所謂外界所稱的「戴維森窗口」,其實是戴維森2021年3月曾在國會聽證會上答覆參議員關於他如何評估亞太地區何時可能發生衝突的一段談話,也就是中方入侵臺灣的時間表可能是在2027年。不過戴維森解釋說,他當時只是要向議員強調,中方的軍事威脅「在未來10年將會出現,事實上我最擔憂的是未來6年」,但後來出現各種關於2027、2025或其他時間表的談論,讓他感到過度注意某個特定日期對理解未來10年將出現的危機沒有幫助。
針對漢光演習首度設定「以2027年共軍犯臺可能行動」爲想定發展基礎,顧立雄在3月19日曾說明,漢光演習本來就會往後設定1至2年期程並進行驗證,以達到高戰備能力目標;尤其國軍發現共軍由訓轉戰所需時間,已不如過去所想像的長,必須採取應對行動。他並提到,漢光演習從高階幹部圖上兵推、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到實兵演練,會根據武器獲得期程,及聯合戰力訓練規畫,往後設定1至2年期程並驗證,以達高戰備能力目標。
然而,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接受《中央社》訪問時則是分析,2027年成爲關鍵年分的原因,包含中國領導人習近平2027年將進入第4任期、解放軍建軍百年、習近平推動解放軍軍改的第12年,至於國軍今年漢光演習想定2027年的情況,是一種設想最壞情況的想定,也具有風險管理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