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漲停牌!消費REITs行情火熱,多隻產品年內漲超40%
消費類REITs行情火熱,兩隻產品接連停牌提示風險。
5月14日開市起,華安百聯消費REIT就停牌1小時,復牌後衝高回落,一度由漲轉跌,截至收盤上漲1.56%。前一交易日,該產品收盤價相較基準的漲幅,首次達到51.29%,且連續9個交易日收漲,年內漲幅52.47%,在全市場65只上市交易的公募REITs中年內漲幅最大。
除了華安百聯消費REIT,近期還有多隻消費類REITs領漲市場,且年內漲幅超過40%。其中,華夏首創奧萊REIT、華夏大悅城商業REIT年內漲幅分別高達45%、43%。
某消費REIT原始權益方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消費類REITs今年表現出色,但投資者仍需關注市場風險。隨着漲幅不斷擴大,部分產品估值已處於較高水平,未來可能存在回調風險。參與消費類REITs投資時,應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避免盲目跟風。
二級市場高溢價,稀釋分紅收益
華安百聯消費REIT這輪連續上漲,最早從4月初開啓,目前累計漲幅已經超過24%。14日,該產品因漲幅過大觸發停牌機制,並暫停基金通平臺份額轉讓1小時。
華安基金提醒,REITs價格持續上漲,將擡高買入成本,導致投資者實際獲得的淨現金流分派率降低。若在首次發行時買入,以2025年度可供分配金額測算的淨現金流分派率預測值爲6.22%,若以5月12日收盤價買入,這一數值則變爲4.21%。
前一天的13日,華夏大悅城商業REIT也停牌一小時,該基金5月12日在二級市場的收盤價爲4.988元/份,較基準價(基金髮行價3.323元/份)偏離50.11%,爲該基金首次偏離基準價超50%。5月14日,該產品收漲0.86%。
“消費類REITs的優異表現與消費市場的復甦密切相關。”上述人士稱,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較2024年增速提升1.1百分點,消費市場呈現復甦態勢,消費類REITs所投資的商業不動產項目也因此受益。不過,市場短期過熱,而底層資產依賴線下消費場景,若項目運營不及預期會影響租金收入穩定性。
業績分化,運營能力差異明顯
今年一季度,消費類REITs整體實現盈利,底層資產經營穩健。
根據Wind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8只消費REITs收入合計5.65億元,淨利潤合計7617.6萬元。其中,華夏華潤商業REIT以1.83億元的收入居首,淨利潤約900萬元;華夏金茂商業REIT同期營收僅爲2351萬元。同時,這些產品的底層資產可分配收入也有差距,分佈在1411萬元至8825萬元之間。
華泰證券分析稱,今年一季度,消費REITs延續存量競爭邏輯,政策層面爲消費類REITs提供了長期增長預期。總體看來,購物中心的運營能力、改造能力和創新能力依然是核心競爭力。
2024年初,首批消費REITs上市後,受益於線下客流復甦,平均出租率超過95%。據Wind統計,2024年7只消費類REITs中,6只產品營收和淨利潤均爲正值,5只產品收入過億元。其中,華夏華潤商業REIT以6.42億元收入居首,淨利潤1231.2萬元。但華夏大悅城商業REIT同期營收雖達到1.06億元,但淨利潤卻虧損47.3萬元。
截至2025年5月14日,消費REITs自上市以來平均上漲49.96%,在整個公募REITs市場中表現強勁。華夏基金統計,截至2025年4月30日,消費REITs首發規模已達213.26億元,在公募REITs各細分領域中居於第三。
“這類產品整體發行情況較爲一般。”華夏基金相關負責人分析,首批發行的華夏金茂商業REIT、嘉實物美消費REIT和華夏華潤商業REIT,網下認購倍數分別爲2.04倍、1.32倍和1.09倍,公衆認購倍數分別爲1.06倍、1.40倍和1.15倍。消費REITs作爲我國公募REITs市場上的新類型資產,標準化程度遠低於產業園、倉儲物流等傳統公募REITs底層資產,在運營上需要持續的品牌調改、營銷活動和客羣維護,對專業運營能力的依賴程度較高。
國海證券分析稱,長期來看,公募REITs投資應聚焦於產品屬性與底層資產。公募REITs作爲基礎設施證券化產品,期限長、現金流穩定、分紅高,適合長期配置而非短期炒作。隨着產品稀缺性減弱和機構認知提升,市場情緒將趨於理性,資產價格將回歸運營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