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鎖帳引關注 北富銀郭倍廷:使用便利性和高風險防阻間需取得平衡

近期多家銀行爲防堵詐騙集團及不法人頭帳戶,陸續針對「長期未交易」及「低餘額」帳戶採取凍結措施,但此舉卻引發不少民衆抱怨造成不便。對此,臺北富邦銀行總經理郭倍廷4日指出,北富銀在篩選高風險帳戶時,不會只有一項條件,會有好幾個變數加起來;他認爲如何在民衆使用的便利性和高風險防阻中間,需取得平衡是需要謹慎思考的。

對於高風險帳戶,郭倍廷指出,最容易被利用的帳戶就是久未使用,然後突然活躍起來的,或者常常進出很頻繁的,這種對銀行來講,都是比較高風險的帳戶,北富銀會定期的去查看這類型帳戶的增減情況,同時會對這類帳戶做一些比較嚴密的控管,尤其是外籍移工的帳戶,當他回去自己國家後,原本使用的帳戶留下來更容易被利用,因此這方面的帳戶都會特別小心。

現在有些銀行會針對半年或久未往來的名單去做鎖定,郭倍廷認爲,若是時間設太短,可能對民衆的影響會較大,北富銀在篩選帳戶時,不會只有一項條件,會有好幾個變數加起來。比如說客人原本進出的款項都是千元的,突然變成十萬元,就要特別小心,如何在民衆使用的便利性和高風險防阻中間,需取得平衡是需要謹慎思考的。「至於AI的運用,都是有一定的準確率,銀行纔會做使用,但也不會百分之百都透過AI來做判斷,所以我們會是『人機協同』的概念,AI只是輔助的工具。」

臺北富邦銀行金融安全部副部協理吳淯兆補充說明,北富銀在控管高風險帳戶方面是不要擴大該帳戶的使用的範圍,不是用限縮的方式,例如正常的水電費扣款、日常生活使用等,就不會限制,但若是過多的額度轉帳可能就會控管。

郭倍廷指出,防詐是金融業不容妥協的使命,每一筆成功阻詐的交易,不僅守護民衆的資產安全,更有助於維持整體金融秩序的穩定與信任。北富銀長期投入防詐行動,2025年上半年已成功攔阻692件詐騙案件,阻詐金額逾新臺幣3.6億元,成爲守護民衆資產的第一道防線。此外,北富銀運用AI技術開發「鷹眼防詐預測模型」,並主導成立「鷹眼識詐聯盟」,聚集38家金融機構共享技術資訊,提升防詐效率與精準度。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北富銀將以科技力爲防詐升級,推動聯防通報與「潛在被害人防護計劃」,結合檢警調情資,優化AI預警模型,歸納被害人態樣,提前介入防護,並推廣「地籍異動即時通」,強化財產安全。另外,也會持續辦理高齡防詐桌遊活動,提供防詐雙語圖卡與多語指引,協助多元族羣識別風險,打造全民可及的防線。

臺北富邦銀行總經理郭倍廷出席與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臺中市政府簽署反詐騙合作意向書(MOU)儀式。記者戴玉翔/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