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長程心理諮詢後期會聊什麼?

我覺得網友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可以考慮結束諮詢了。

心理諮詢不是爲了諮詢而諮詢。

如果不確定繼續諮詢有什麼價值,可以和諮詢師商量結束諮詢,以後有需要時,可以再次諮詢。

我覺得除了人格障礙、進食障礙、藥物控制症狀穩定的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重度抑鬱症等重症精神疾病,以及成癮問題、個人成長等需要長程心理諮詢,其餘的長程心理諮詢是需要打個問號的:

動不動1年以上的長程心理諮詢,即使來訪者有改善,到底是心理諮詢的作用?還是時過境遷,生活變化,帶來的自我療愈?

更別提那些3、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心理諮詢,把心理諮詢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讓來訪者變得依賴心理諮詢,這已經失去了心理諮詢的目標——心理諮詢是爲了幫助來訪者能夠靠自身過得更好,而不是需要依賴諮詢師才能過得更好。

我覺得心理諮詢是:

會用“長程心理諮詢”的說法,基本就精神分析取向。國內一些號稱精神分析取向的從業者,宣揚長程心理諮詢,至少我接觸的這類從業者,不少並不是出於來訪者的需要,明顯有着各種諮詢師自身的需要:

來訪者沒必要爲了諮詢而諮詢,可以結束的諮詢,卻因爲諮詢師是精神分析取向,非得做個長程心理諮詢。

我覺得,來訪者如果是因爲某些明確的心理困擾,而尋求心理諮詢,當心理困擾得到較大改善的時候,在諮詢中感到沒什麼可談論的時候,便可以考慮嘗試結束諮詢。

如果結束諮詢後,狀態不好,可以再回到諮詢中。

不必要的長程心理諮詢費用,把錢花在吃喝玩樂,旅遊、運動、閱讀等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上,更值得。

儘管我自己是心理諮詢師,以心理諮詢爲生,也認同心理諮詢的價值,但我同樣認同生活、時間帶給人的自我療愈、自我成長。

哪怕是有心理問題的人,很多人一輩子不做心理諮詢也照樣過。我覺得有些從業者,學了心理諮詢,做了心理諮詢,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了。

當然,有心理諮詢需要的時候,接受專業心理諮詢,性價比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