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性平「專職」承辦人嚴重不足 1人須顧8千名學生
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今天召開性平教育日記者會,針對大學性平課程開設、性平會組成和量能公佈調查結果。學生團體表示,各大專校院性平通識課不足,以彰師大爲例,全校型性平通識課僅一堂;此外,校園性平會的遴選標準、過程不透明,部分學校無「專職」承辦人,或人力過少,1名承辦人須負擔約8千名學生。
性平法實施將邁入第21年,學生團體今天高呼:「我們需要的性平會,遴選透明量能到位」、「專業結合再努力,性平通識更普及」。
陽明交大學生代表戴靜茹表示,爲了解實際狀況,性平連線執行校園性別平等調查,藉此呼籲教育部同步調查、檢討,進一步提出性平法修正草案,落實實質平等。
臺大學生代表邵思宇表示,近年學生遭遇性平事件尋申訴途徑,卻發現不知校內性平委員是誰、不知其是否有經驗,本次調查17所大專校院中,有2所學校連性平委員名單都查不到;只有2校公佈委員名單和性平專業、立場,更沒有學校提前公佈被遴選的教師名單,其中10校則無從得知遴選標準。
再者,邵思宇說,性平會人力也面臨嚴重不足,6所學校無專職承辦人,即便是臺成清交等有專職承辦人的大學,但其業務規模量極大,平均1名承辦人需肩負8000名學生的性平需求,勞動條件惡劣。
邵思宇呼籲,教育部應普查校園性平人力、制訂指引,並參考學生輔導法生師比規定,規範學校依比例聘用專職性平人員;考量校際資源差距,給予不同的資源支持。
另外,彰師大學生代表盧鈺霖則說,各校的性平通識課嚴重不足,以彰師大爲例,全校性平通識課僅有一堂,以開課數量最多的清大爲例,名額也僅佔全校學生比率2.4%。呼籲各校應讓資訊公開透明,通識中心應開設更多性平通識課或由教育部推動跨校資源。
教育部學特司長吳林輝表示,人力屬大學自治範圍,各校多會自行配置人力,又因過去教官退出校園,教育部也補助各校學務創新人力,學校性平教育推動等,人力可從中調配執行。
吳林輝也說,教育部確實同意性平會應有專職承辦人,過去也調查過,確實部分學校沒有穩定人力,因此也發函學校,希望優先調配學務創新人力支持,但學務創新人力需學校統籌、應用,可用的領域有七大項,學校必須整體視之,若有不足也必須取捨,否則只能自行籌措經費聘僱人力,教育部會盡量鼓勵、倡導。
性平法實施將邁入第21年,學生團體高呼,「我們需要的性平會,遴選透明量能到位」。記者許維寧/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