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與刺蝟的戰略合作
(圖/路透)
在國際關係上,印度常被比喻爲大象,因爲它軀龐大、歷史悠久,但步伐沉穩,象徵印度文明與漸進式發展。以色列可以稱之爲刺蝟,因爲體量小,但有銳利的防禦與強大意志。
大象與刺蝟近日簽署雙邊投資協定,這是印度首次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成員簽署此類協定,意義重大。
這個協議的簽署背後有極其複雜的國際因素。美國總統川普對印度產品的關稅毫不留情設定爲50%,雙方的合作面雖廣泛,但矛盾也不少,印度既不想完全加入美國主導的聯盟,對中國的態度與美國也有差異。川普對印度總理莫迪最近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表達不滿,指責印度「被最深層、最黑暗的中國搶走了」;另一方面他重申美國與印度關係非常特殊,他跟莫迪「會一直是好朋友」。
莫迪一方面想加強跟中國、俄羅斯的關係來抗衡美國的壓力,另一方面也不願意得罪美國,維持「鬥而不破」、「和而不同」的做法。這種不倒向某一邊,尋求戰略自主,強硬而不破裂的做法,以極大化自己國家利益,川普也莫可奈何。
以、印協議的簽署基本上是延續過去雙方良好的軍事、經濟、科技關係並加以深化。對以色列而言,印度龐大的人口與快速發展的經濟,是以色列高科技新創技術的龐大市場,例如以色列的滴灌技術對於面臨水資源與糧食挑戰的印度來說極具吸引力。雙方在人工智慧、資訊科技、國防科技的創新各有所長,更有無窮的合作與發展潛力。
多年來雙方在軍事的合作密切。以色列向印度出售大量先進國防設備,包括雷達系統、飛彈防禦系統、網路戰技術及無人機等。印度很多高科技軍事裝備都來自以色列,它是以色列在亞洲的最大買主,常年佔以色列軍售的40%以上。
以色列在加薩進行的「種族滅絕」做法,引起國際憤慨,美英德等大國紛紛對以色列的不人道及違反國際法作爲發出強烈譴責。以色列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有印度這樣一個大國願意表態加深雙邊關係,無疑給以色列的外交找到一個突破口,畢竟美國目前在外交上對以色列能做的幫助十分有限,只能穩住海灣阿拉伯國家跟以色列間的外交關係。
以色列與印度並沒有簽署戰略伙伴關係的協議;雙邊的關係,實際上已經超越了戰略伙伴的層次。這個協議在此特別的時點,對雙邊的關係及兩國的國際外交都會有很大的助益。
印度數十年來都是支持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兩國方案」,犯了以色列的大忌,但以色列不會死守神主牌。基於現實的考量,刺蝟也只能向大象靠攏,報團取暖。這就是國際政治的現實。(作者爲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